中北大学作为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山西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多科性教学研究型大学,在专业学位博士人才培养领域形成了以国防军工为特色、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培养体系。2025 年学校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招生工作聚焦国家战略需求,以下从学院专业布局、研究方向特色、导师团队实力等维度进行全面解析,为考生提供精准报考指南。
- 机械工程(06 方向):
- 指导教师:李魁武、尹建平、沈兴全、祝锡晶、周进节、刘承志、武文革、李忠华、王宗彦、王志坚、苏铁熊、黄晋英、李耀明、李瑞琴、梅林玉、于大国、薛春霞、刘汉涛
- 研究特色:聚焦重型机械装备设计、智能制造系统集成、机电一体化技术,依托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开展高端装备研发
- 指导教师:
- 赵贵哲、刘亚青、孙友谊、王智、李迎春、周少锋、李洁、张治民、王强、张宝红、薛勇、于建民、白培康、侯华、徐宏、赵宇宏、李玉新、张国伟、王建宏、毛红奎、王宇、胡胜亮、徐小龙、徐宏妍、常青、王超
- 研究方向:
- 先进材料制备与加工技术
- 功能材料与器件研发
- 材料表面工程与改性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 科研平台:
- 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 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指导教师:
- 刘有智、焦纬洲、曹端林、王建龙、王蕊欣、杜晓强、弓亚琼、李巧玲、崔建兰、张志军、朱海林、孙永强
- 研究方向:
- 精细化工与催化技术
- 能源化工与绿色工艺
- 化工过程强化与安全
- 功能高分子材料合成
- 指导教师:杨风暴、王黎明、韩燮、刘吉
- 研究特色:
- 通信与信息系统
- 信号与信息处理
- 智能信息处理技术
- 国防通信系统集成
- 指导教师:
- 刘俊、张文栋、秦丽、刘文怡、任勇峰、薛晨阳、张斌珍、张志杰、何剑、王俊强
- 研究方向:
- 微纳传感器与系统
- 智能仪器与测试技术
- 电子测量与控制
- 兵器测试技术与仪器
- 指导教师:曾建潮、秦品乐、韩燮、王丽芳、靳祯、郭敏
- 研究方向:
- 智能计算与大数据分析
- 网络空间安全
-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
- 高性能计算与应用
- 指导教师:谭迎新、张树海
- 研究特色:
- 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
- 安全工程与应急管理
- 资源循环利用技术
- 工业安全与环保
- 指导教师:马铁华、张国军
- 研究方向:
- 智能控制理论与应用
- 工业自动化系统
-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 指导教师:
- 研究方向:
- 半导体材料与器件
- 量子信息技术
- 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
- 光电子技术与应用
- 参考资料:各学院专业参考书目可登录中北大学研究生院网站(http://grs.nuc.edu.cn)查询,重点关注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等学科的前沿教材与研究文献。
- 真题资源:考生可登录考博信息网(http://www.kaoboinfo.com)下载中北大学历年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真题,所有年份真题均配备高分答案详解,覆盖机械工程专业基础、材料工程综合、电子信息技术等核心科目,精准解析命题规律与答题规范,助力考生高效备考。
- 研究生招生办公室:0351-3922165
- 各学院联系方式:
- 机电工程学院:0351-3922285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0351-3557650
-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0351-3559502
- 仪器与电子学院:0351-3922540
- 官方网站:http://grs.nuc.edu.cn
中北大学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教育依托国防科技特色与多学科交叉优势,形成了 "工程实践 - 科技创新 - 产业服务" 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建议考生结合自身专业背景与研究兴趣,提前联系目标导师,深入了解各学院研究方向的前沿动态,并充分利用考博信息网等资源做好备考规划,在国防科技、智能制造等国家战略领域实现学术与职业的双重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