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 2026 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已正式发布,其中建筑学院作为该校优势院系,涵盖多个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博士方向,明确了各研究领域的导师配置及招生特殊说明。本文将针对建筑学院招生专业目录进行全面拆解,为意向报考该学院博士的考生提供清晰的报考指引,考生如需备考所需的考博真题及高分答案详解,可登录考博信息网(
http://www.kaoboinfo.com/)获取,该平台收录所有年份真题,且每道真题均配备专业解析,助力高效备考。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2026 年博士招生包含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两大类别,共涉及 6 个一级学科 / 专业类别,覆盖建筑设计、城乡规划、风景园林、土木工程、碳中和等多个核心领域,部分专业方向明确标注 “不招收直博生”“仅推免” 等特殊要求,考生需重点关注。
所有招生专业均为全日制培养,目录中所列导师均具备博士生招生资格,但导师人数与实际招生名额不完全对应,最终录取需结合院系招生计划、导师研究方向及考生综合考核成绩确定。
学术学位博士聚焦理论研究与学术创新,建筑学院共设置 5 个学术学位专业,各专业下分设多个研究方向,具体导师及招生要求如下:
作为建筑学院核心学术专业,下设 8 个研究方向,涵盖建筑设计、技术、历史、遗产保护等领域,部分导师明确 “不招收直博生”,需考生报考时避开直博申请通道:
- 01(全日制)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导师:庄惟敏、单军、刘念雄、宋晔皓、张利、周正楠、张悦、张昕、林波荣、张弘、黄蔚欣、唐克扬、DE GEUS MARTIJN、张烨、邓慧姝(以上导师可招收直博生);吕富珣、程晓青、王毅(不招收直博生)。
- 02(全日制)建筑技术科学
导师名单与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方向完全一致,招生说明相同,吕富珣、程晓青、王毅不招收直博生。
- 03(全日制)城市设计及其理论
导师配置及招生限制与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建筑技术科学” 方向一致,核心培养具备城市空间设计与理论研究能力的学术人才。
- 04(全日制)室内设计
导师及直博生招收限制与前三个方向相同,聚焦室内空间设计的理论创新与实践研究。
- 05(全日制)建筑历史与理论
专属导师:贾珺、李路珂、青锋、刘亦师、吕宁,无 “不招收直博生” 限制,适合对建筑历史脉络、理论体系研究感兴趣的考生。
- 06(全日制)建筑遗产保护
导师与 “建筑历史与理论” 方向完全一致,侧重建筑遗产的保护理论、技术与实践研究,学术导向明确。
- 07(全日制)建筑物理环境
专属导师:林波荣、刘荔,无直博生招生限制,研究方向聚焦建筑声、光、热等物理环境的优化与理论创新。
该专业聚焦人工环境系统与土木工程技术,下设 2 个研究方向,部分导师标注 “不招收直博生”:
- 01(全日制)人工环境系统分析与控制
导师:李先庭、李晓锋、付林、魏庆芃、赵彬、杨旭东、燕达、刘晓华、王宝龙、夏建军、谢晓云、曹彬、许瑛(可招收直博生);石文星(不招收直博生)。
- 02(全日制)人工环境特征
导师名单与 “人工环境系统分析与控制” 方向完全一致,招生说明相同,核心研究人工环境的形成机制、特征优化等理论与技术。
围绕城乡空间规划与治理,下设 7 个研究方向,方向 01-06 导师配置一致,方向 07 为专属导师,且方向 01-06 中边兰春明确 “不招收直博生”:
- 01(全日制)城市历史与理论“02(全日制)城乡规划与设计”“03(全日制)区域发展与城乡规划管理”“04(全日制)住房与社区规划”“05(全日制)城乡遗产保护规划”“06(全日制)城市设计”
共同导师:边兰春(不招收直博生)、邓卫、刘健、武廷海、刘宛、张悦、邵磊、黄鹤、于涛方、唐燕、龙瀛、田莉、来源、林雨铭、梁月冰。
- 07(全日制)城乡规划技术科学
专属导师:党安荣(不招收直博生),侧重城乡规划中的技术方法创新,如空间分析、大数据应用等。
聚焦国家 “双碳” 战略,仅设 1 个研究方向,无直博生招生限制:
- 01(全日制)零碳人居环境
导师:付林、杨旭东,研究方向围绕人居环境的零碳技术、能源系统优化等,属于交叉学科领域,适合具备环境、能源、建筑等跨学科背景的考生。
注:根据学科调整,原 0834 风景园林学调整为 0862 风景园林专业学位,但目录中仍保留其学术研究方向,下设 4 个方向,杨锐、党安荣明确 “不招收直博生”:
- 01(全日制)风景园林历史与理论“02(全日制)园林与景观设计”“03(全日制)地景与生态规划”“04(全日制)风景园林遗产保护”
共同导师:杨锐(不招收直博生)、党安荣(不招收直博生)、朱育帆、贾珺、刘海龙、庄优波、郑晓笛、曹彬,培养风景园林领域的学术研究与创新人才。
专业学位博士侧重应用能力与工程实践,建筑学院设置 2 个专业学位类别,其中 “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专项” 明确 “仅推免”,普通考生需关注常规专业方向:
面向数字空间规划与工程实践,下设 2 个方向,方向 02 仅限推免,普通考生仅可报考方向 01:
- 01(全日制)数字空间规划设计与治理
导师:导师组(无单个导师标注,采用集体指导模式),无直博生限制,研究方向结合数字技术(如 GIS、BIM、大数据)与城乡空间规划,侧重实践应用。
- 02(全日制)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专项
标注 “仅推免”,仅接收推荐免试考生,不开放普通招考通道,培养模式为 “校内课程 + 企业实践”,适合应届优秀本科生申请。
与学术学位方向名称一致,但培养侧重实践,导师及招生限制与学术学位的 086200 风景园林完全相同,考生需注意区分学术与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差异(学术侧重理论,专业侧重实践)。
- 直博生报考限制:多个方向的导师(如吕富珣、程晓青、王毅、边兰春、党安荣、杨锐等)明确 “不招收直博生”,应届本科生申请直博时需核对导师名单,避免无效申请;普博生(普通招考博士生)不受此限制。
- 专项计划报考:“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专项(土木水利 02 方向)” 仅接收推免,普通考生(含往届生、在职考生)不可报考,需关注院系后续是否有补招计划(参考清华大学博士招生 “秋季未完成计划可启动冬季报名” 的规则)。
- 导师研究方向匹配:目录仅列出导师名单,未详细说明其研究侧重点,考生需登录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官网,查询导师最新研究项目、发表论文等信息,确保自身研究兴趣与导师方向一致,提升综合考核竞争力。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博士招生采用 “申请 - 审核” 制,综合考核包含专业理论笔试与面试,笔试科目根据专业方向不同分为 “建筑学理论”“建筑历史”“传热传质及工程热力学”“城乡规划理论”“风景园林理论” 等(参考建筑学院考核细则)。考生可通过
考博信息网(http://www.kaoboinfo.com/) 下载对应科目历年考博真题,该平台所有年份真题均配备高分答案详解,不仅能帮助考生熟悉题型与命题规律,还能通过解析掌握答题思路与得分要点,为综合考核奠定基础。
- 官方信息查询:清华大学研究生招生网(https://yz.tsinghua.edu.cn)、清华大学研究生申请服务系统(https://yzbm.tsinghua.edu.cn)可查询最新招生动态;建筑学院官网(https://arch.tsinghua.edu.cn)可获取导师信息、考核细则等。
- 咨询联系方式:建筑学院研究生教学办公室负责招生咨询,考生可通过学院官网查询联系电话,咨询专业方向、导师招生名额等具体问题。
综上,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2026 年博士招生专业方向丰富,导师资源雄厚,但需注意直博限制、专项计划等特殊要求。建议考生结合自身背景与研究兴趣,精准匹配专业方向与导师,并利用考博信息网的真题资源做好备考准备,提升报考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