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临床医学院(405)2026 年卓越医师(非全日制)专业博士项目招生目录已正式发布,聚焦临床医学领域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面向在职临床医师开放多个细分专科方向。本文将从招生专业概况、临床专科方向与导师匹配、报考核心要点等维度展开深度解析,同时提供备考资源推荐,助力意向报考者精准规划报考路径。考生如需临床医学类考博真题及高分答案详解,可登录考博信息网(
http://www.kaoboinfo.com/)获取,该平台收录所有年份相关真题,解析由医学领域资深专家编写,覆盖笔试高频考点与面试核心能力要求。
清华大学卓越医师(非全日制)专业博士项目隶属于临床医学院,核心定位为培养具备高阶临床诊疗能力、临床研究素养的在职医师,项目关键信息如下:
- 招生专业:仅设 “105100 临床医学” 1 个专业学位类别,所有方向均为非全日制培养,不涉及学术学位招生;
- 培养目标:区别于全日制临床博士的科研导向,该项目侧重 “临床能力深化 + 实践问题解决”,毕业生需能独立处理本专科复杂疑难病例,具备开展临床研究的基础能力,契合 “卓越医师” 岗位需求;
- 职业适配人群:各级医院在职临床医师(如主治医师及以上),需在报名时提供所在单位同意报考证明,且学习期间不脱离原有临床岗位;
- 学费参考:结合同类非全日制专业博士收费标准(如清华大学非全日制临床博士总学费 15 万元 / 生,摘要 2),该项目学费预计分阶段缴纳,具体金额以清华大学 2026 年博士研究生学费标准正式通知为准。
临床医学院 2026 年卓越医师项目共开放 18 个临床专科方向,覆盖内科、外科、影像、麻醉、康复等核心领域,每个方向均配备专属导师,考生需根据自身执业专科与研究兴趣选择,具体对应关系如下:
- 执业专科匹配:如心血管内科医师优先选择王廉一、刘芳等导师,神经外科医师优先选择马羽、王贵怀等导师,确保学习内容与日常临床工作高度契合;
- 研究方向适配:若计划开展临床研究(如 “心血管介入疗效分析”“神经康复新技术应用”),可提前通过清华大学临床医学院官网查询导师近 3 年发表的临床研究论文或主持的科研项目,提升申请材料针对性;
- 资源与平台:核心导师(如董家鸿、叶京英等)所在团队多与国内外顶尖医院有合作,可提供更优质的临床技术交流与研究资源,适合有长期职业提升需求的考生。
- 学历与执业资格:
- 已获得临床医学硕士学位(含全日制与非全日制),或应届临床医学硕士毕业生(2026 年入学报到前需取得学位);
- 需具备医师资格证书与医师执业证书,且执业范围与报考专科方向一致(如报考 “外科学(神经外科学)” 需执业范围为 “外科专业”);
- 工作经历:
- 在职医师需具备至少 2 年临床工作经历(从取得医师执业证书之日起计算,截至 2026 年入学报到日);
- 部分高阶专科方向(如神经外科、心胸外科)可能要求 “主治医师及以上职称”,具体以临床医学院后续发布的考核细则为准;
- 境外学位要求:持境外医学院校学位证书者,需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并提交认证报告。
考生需在报名系统开放期间(参考清华大学博士冬季报名时间 2025 年 11 月 1 日 - 11 月 30 日)提交以下材料,所有材料需上传原件扫描件:
- 身份与执业证明:
- 二代身份证正反面、医师资格证书、医师执业证书(需清晰显示执业范围与注册单位);
- 单位人事部门出具的 “同意报考证明”,需注明工作年限、现任职称、是否同意非全日制学习期间保留岗位;
- 学历学位材料:
- 本科及硕士阶段成绩单(需加盖学校教务处或档案保管单位红章);
- 本科毕业证 / 学位证、硕士毕业证 / 学位证(应届生提交硕士阶段在学证明);
- 学信网《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中国高等教育学位在线验证报告》;
- 临床能力与研究证明:
- 近 3 年临床工作业绩材料(如病例分析报告、手术视频摘要、临床技能竞赛获奖证书);
- 主持或参与的临床研究项目证明、发表的临床相关论文(含摘要)、专利或成果奖励;
- 两封与临床医学领域相关的副主任医师及以上职称专家推荐信(需在线填写并上传,书面原件密封后按要求提交);
- 其他材料:
- 清华大学研究生招生考生诚信承诺书(系统下载模板,签字扫描);
- 个人自述与临床研究计划(说明报考动机、临床优势、拟研究方向及可行性)。
- 报考身份限制:该项目为非全日制专业博士,仅接受 “普通招考”(在职医师报考),不开放 “直博生”“硕博连读生” 申请通道,应届本科毕业生与在读硕士生不可报考;
- 调剂规则:考生仅可报考 1 个临床专科方向,方向之间及与其他院系专业博士项目均不接受调剂,需谨慎选择报考方向。
卓越医师项目综合考核侧重 “临床实践能力 + 职业素养”,采用 “材料审查 + 笔试 + 面试” 三步流程:
- 材料审查:由 3-5 位临床专家组成审查组,对考生学历背景、临床业绩、研究潜力进行百分制打分,按 1:1.5-1:2 差额比例确定进入笔试名单;
- 笔试(占比 30%):
- 科目一《临床专业理论》(闭卷,2 小时,满分 100 分):考查报考专科核心理论知识(如心血管内科考 “冠心病诊疗指南”“心律失常分型与治疗”),题型含名词解释、简答题、病例分析题;
- 科目二《医学英语与临床研究方法》(闭卷,1.5 小时,满分 100 分):医学专业英语阅读与翻译(如英文病例摘要翻译)、临床研究设计(如随机对照试验方案设计);
- 面试(占比 70%):
- 时长:每位考生 20-30 分钟,含 “病例分析 + 临床问答 + 研究计划阐述” 三个环节;
- 重点考查:本专科复杂病例处理能力(现场给出病例,要求分析诊断思路与治疗方案)、临床问题转化为研究课题的能力(阐述拟研究计划的科学性与可行性)、职业素养(如医患沟通、医学伦理认知)。
- 临床专业理论真题:考博信息网收录清华大学及国内顶尖医学院校临床医学各专科历年笔试真题,如 “心血管内科考博真题”“神经外科病例分析真题”,解析部分含 “考点溯源 + 答题思路 + 评分标准”,帮助考生掌握专科理论高频考点;
- 医学英语资源:平台提供 “临床医学专业英语词汇手册”“英文病例翻译真题集”,覆盖内科、外科、影像等领域常用术语,助力突破英语笔试难点;
- 面试指导材料:含 “临床博士面试常见病例分析题库”“研究计划撰写模板”,由三甲医院主任医师编写,贴合实际考核场景,提升面试应答能力。
- 前期(报名前 2-3 个月):梳理报考专科最新诊疗指南(如《中国心血管病防治指南》),阅读导师团队近 3 年发表的临床研究论文,明确研究兴趣方向;
- 中期(报名后 1 个月内):通过考博信息网真题进行专项训练,重点突破病例分析题与研究设计题,总结答题模板;
- 后期(考核前 2 周):模拟面试场景,练习病例分析口头阐述,优化研究计划表述逻辑,确保面试时条理清晰。
- 官方信息平台:
- 咨询联系方式:
- 临床医学院研究生办公室:电话 010-62797540(工作日 9:00-11:30、14:00-16:30),邮箱 yjsb@med.tsinghua.edu.cn,解答专科方向选择、材料提交等问题;
- 清华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电话 010-62782192,解答报名系统操作、报考条件等通用政策问题。
综上,清华大学 2026 年卓越医师(非全日制)专业博士项目临床方向覆盖全面、导师资源优质,适合希望在不脱离临床岗位的前提下提升专业能力的在职医师。考生需精准匹配专科方向与导师,按要求准备材料,并结合考博信息网真题资源做好考核准备,提升报考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