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晓平,男,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原所长,二级研究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水产学学科首席科学家、中央联系专家。主要研究方向:海洋渔业资源与渔业生态环境。目前承担的科研项目有:国家海洋863项目1项、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科技部社会公益项目2项,广东省科技兴海重大项目和广东省重大项目各1项。获奖成果有:国家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各1项、全国农业丰收一等奖、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海洋局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奖项31项次。出版专著10部,论文100余篇。1993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7年获农业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1998年获广东省第五届丁颖科技奖;1999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00年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2008年被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授予功勋科学家。任农业部第七届科技委委员,全国水产技术推广站专家组组长,中国水产学会等十几个学术团体理事、副理事长。上海海洋大学博士生导师,广东海洋大学硕士生导师。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20-84451083,020-89108361
通讯地址:广东省广州市新港西路231号南海水产研究所
邮政编码:510300
E-mail:jxp60@tom.com
江世贵,理学博士。现任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所长,二级研究员。兼任农业部海水养殖生态与质量控制重点开放实验室主任、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遗传育种中心副主任、全国水产原良种委员会委员、上海海洋大学博士生导师和硕士生导师。
目前主要承担国家虾产业体系斑节对虾遗传育种岗位科学家的任务,以及国家863计划、国家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广东省渔业科技推广等一系列科研课题。
主要研究方向是:(1) 斑节对虾 Penaeus monodon、合浦珠母贝 Pinctada fucata新品种培育;(2) 南海区重要水产种类的遗传多样性研究及种质资源平台建设;(3) 生长、发育调控及免疫相关基因的克隆与功能鉴定。近10年来,获得省、部级成果奖7项次,其他成果奖4项次;获得授权专利5项;以通讯作者或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97篇,其中SCI收录论文20余篇。
E-mail: jiangsg@21cn.com
林钦,男,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渔业环境研究室主任,广东省渔业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二级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渔业生态环境。获科技成果奖有中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广东省科技进步奖等19项次。发表学术论文60多篇,出版学术专著2本。先后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农业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广东省青年科技标兵、广东省第六届“丁颖科技奖”、全国环境监测网络先进个人、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中国海洋湖沼学会水环境分会常务理事,广东省环境科学学会理事,广东省海洋湖沼学会理事,广东省水产学会资源环境专委会主任,全国渔业污染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委员、国家级海域使用论证评审专家和国家级实验室资质认证评审员。上海水产大学和广东海洋大学硕士生导师。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20-89108306、84450770
通讯地址:广州市新港西路231号南海水产研究所
邮政编码:510300
E-mail:linqinscs@21cn.com
张汉华,男,三级研究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水产养殖与生物技术研究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水产养殖和海洋生态学,专业特长是水产养殖和渔业生态学。先后发表论文及出版专著近55篇(章),取得专利7项。作为主要完成者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1项,农业部科技进步奖3项、全国农业丰收奖1项,广东省科技进步奖2项,广东省农业推广奖2项,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目前主持和参加科研项目15项,其中包括国际合作项目1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国家“908”项目2项,省部级等各类项目9项。兼任中国水产学会资深会员、广东水产学会水产养殖与生物技术分会专委。
联系电话:020-89108315,13631433600
E-mail:zhh502@163.net
传真:020-84451442
通讯地址:广州市新港西路231号南海水产研究所
邮政编码:510300
喻达辉,男,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博士,水产养殖与生物技术研究室副主任,学术兼职:水科院生物技术学科委员,所学术委员会委员、中级职称评审委员,中国水产学会、中国动物学会、农业生物工程学会会员,贝类学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水产养殖与良种选育(Aquaculture and Selective Breeding),水产生物技术(Aquaculture Biotechnology)。主要研究领域:水产养殖与新品种选育;珍珠养殖及其形成的分子机理;RNAi应用技术研究。
联系方式:
电话:18602058697,02089103420
Email:pearlydh@163.com
地址:广州市新港西路231号,510300
李加儿,男,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二级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水产养殖基础生物学与繁育技术。主持和参加科研项目共30余项,获奖12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主持)。发表论(译)文共150余篇,合作编写出版专著《海水鱼类繁殖生物学和人工繁育》。1998年获广东省第五届丁颖科技奖,1999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008年获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突出贡献奖。
联系方式:广州市新港西路231号南海水产研究所
邮政编码:510300
联系电话:020-34063235 020-84461154
E-mail:lje001@126.com
区又君,女,三级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鱼类生物学、水产动物繁殖、发育生物学、水产养殖生理生态学。获奖15项,其中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重大科技成果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一等奖各1项。发表学术论文216篇。先后获农业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三八红旗手、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突出贡献奖、中国农学会青年科技奖、广东省首届青年科技奖、深圳市第三届青年科技奖金奖、广东省巾帼科技创新带头人、罗湖十女杰等荣誉称号。深圳市盐田街科协副主席,原深圳市第三届政协委员、九三学社广东省委委员。上海水产大学、广东海洋大学硕士生导师。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20-34063235 ,13660054350
通讯地址:广州市新港西路231号南海水产研究所
邮政编码:510300
E-mail:ouyoujun@126.com
甘居利,男,三级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是渔业环境和水产品质量安全监控与评价,近年的研究重点是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相关检测技术研究与开发、水产品食用安全与健康风险评价、渔业环境生态风险评价。已在国内外核心刊发表学术论文90多篇(其中40多篇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合作出版专著9部,主持或参加制定水产品中有害物质检测方法标准10多项,获得部省级和其它科技奖励10项。兼任农业部渔业环境及水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室主任、上海海洋大学(原上海水产大学)环境科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导师。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20-89108307(办公室) 020-89108304(实验室)
传真:020-84450770
通讯地址:广州市新港西路231号南海水产研究所
邮编:510300
李永振(1966—),男,博士,研究员。曾任南海水产研究所“渔业资源监测与评估”学科组长,现任南海区渔政局资环处副处长。主要研究方向为海洋生物、渔业生态及渔业资源。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陆架海域海洋生物资源动态、珊瑚礁生物资源、南海大尺度渔业资源区域特征、渔业声学评估技术应用等;2005年开始,着手采用分子分类学手段推动南海主要经济鱼类的种群分析。曾主持/参加国家和省部级项目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出版专著5部,参编20多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8项(其中第一成人3项),国家实用新型发明专利3项(列第一、第二);中国农学会青年科技奖获得者。近年来年均科研经费在120万元以上,基金来源主要包括国家社会公益研究专项、863计划、国家财政专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科技计划项目等。
E-mail:y.z.li@qq.com
林昭进,男,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鱼类浮游生物学和鱼类生态学,专业特长鱼卵和仔、稚鱼分类鉴定。在《水产学报》、《中国水产科学》、《动物学报》等核心刊物和论文集上发表论文20多篇,参编专著6部。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农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科技进步一等奖、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国家海洋局海洋创新二等奖等。目前正在主持的科研课题有:国家908专项“游泳动物调查”专题;广东省908专项综合评价项目“广东省海洋渔业资源综合评价”;作为主要人员参加的课题有:“中越北部湾渔业资源联合调查”。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20-89108325 13380085380
通讯地址:广州市新港西路231号南海水产研究所
邮政编码:510300
E-mail: scslzj@vip.tom.com
杨贤庆,男,研究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食品工程与质量安全研究室副主任、质量与标准化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全国食品工业标准化委员会水产加工分委委员、中国水产学会水产品加工和综合利用分会委员、广东省食品学会理事、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加工专业学科委员等;中国海洋大学及上海海洋大学硕导。主要研究方向:水产品加工、质量安全、标准化。近年来,获得科技奖13项次,其中国家海洋局海洋创新成果一等奖等省部级奖10项;获授权发明专利14项;发表论文56篇;出版著作4本;制定并已发布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共16项。目前主持承担的项目26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龙须菜琼胶糖与硫琼胶寡糖的制备技术及生物活性的研究”;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鱼骨制备高钙营养剂料的产业化关键技术及其集成研究”;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学技术项目(948)“高水分牡蛎半干食品栅栏技术的中试研究”;广东省项目“罗非鱼活体发色新技术的研究”、 “孔雀石绿在鲜活水产品中残留变化研究”、 “罗非鱼鱼头、鱼排高值化利用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国家标准 “咸鱼加工技术规范”等。
联系地址:广东省广州市新港西路231号
E-mail:yxqgd@163..com
电话:020-89108311
蔡文贵,男,研究员,农业部南海渔业资源环境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副主任。研究方向:水生生物污染生态及污染效应研究、海洋渔业生态系统的评估以及渔业GIS研究与应用等。目前正在开展的研究项目主要有:“南海北部沿岸典型环境激素生物监测体系构建及毒性毒理研究”、“海洋贻贝体系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十一五”国家863计划课题“南海人工鱼礁增殖及海域生态调控技术—南海人工鱼礁鱼类生态诱集技术研究”、“防城港钢铁项目渔业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实施方案”等。共获得各级科技成果奖12项次,包括国家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农业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和国家海洋局海洋创新成果奖等。在国内外核心核物上以第一作者发表研究论文20多篇,合作出版研究专著20多部。曾作为访问学者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BC)渔业研究中心从事渔业生态系统的综合评估与渔业管理技术与方法研究等工作,主要是“ECOPATH with ECOSIM(EWE)”生态系统评估模型的创建和应用以及“RAPFISH”渔业状况评估技术等。
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广州市新港西路231号
邮编:510300
电话:020-89108303
Email: wenguicai@tom.com; cai-wengui@163.com
陈丕茂,男,研究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渔业资源研究室副主任,农业部南海渔业资源环境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工鱼礁、海洋牧场、渔业资源增殖与生态安全、海洋渔业资源与生态调查评估。获农业部三等奖、广东省科学技术二等奖、国家海洋局海洋创新成果二等奖等奖项11项次,发表论文56篇,参编专著23部,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项。主持科研项目48项、参加科研项目43项,目前主持国家863计划课题等科研项目21项。兼任广东省人工鱼礁建设专家指导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省濒危水生野生动植物种科学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珠海市万山区科技兴海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海洋大学和大连水产学院硕士生导师。
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广州市海珠区新港西路231号南海水产研究所
邮政编码:510300
联系电话:020-89108326
E-mail:cpmgd@yahoo.com.cn
黄洪辉,男,博士,副研究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渔业环境研究室副主任,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生物学专业硕士生导师。从事海洋生态与渔业环境保护研究,研究重点:海水养殖环境容量评估、养殖环境综合调控与修复技术、海湾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等方面。主持承担了国际合作项目(UNDP/GEF/SOA)、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农业部专项、国家海洋局专项、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和广东省海洋(渔业)科技推广专项等各类科研课题20多项;以第一作者(含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EI 4篇),参与编著出版专著6部,获实用新型专利1项,获省部和院级等科技成果奖8项。
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广州市新港西路231号南海水产研究所(邮编:510300)
联系电话:021-89108307,13316215846
E-mail:jxhuanghh@21cn.com
吴燕燕,女,1969年7月生,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水产品深加工技术、海洋酶工程技术和水产品安全性方面研究。主要承担的科研项目有:国家863项目、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农业部重点项目、广东省重点项目、广东省自然基金项目、海南省重点项目、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重点项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重点项目和省、市级科技规划项目等。在淡水鱼深加工、酶技术、贝类的开发应用和水产品质量安全领域取得大量的科研成果。先后获得各级科技奖12项次,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8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4项。已发表了学术论文120篇,其中第1作者学术论文40篇。正式出版技术著作4本,编写教材1本。获得2007年第十届中国农学会青年科技奖,2008年广东省省直机关“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
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广州市新港西路231号南海水产研究所
邮政编码:510300
联系电话:020-89108312
E-mail:wuyy1028@yahoo.com.cn
林黑着,男,博士,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水产养殖动物营养与饲料。近年来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广东省科技计划等项目5项,参加30多项,重点开展斑节对虾、凡纳滨对虾、鲈鱼、石斑鱼和卵形卵鲳鲹等的营养需求、营养免疫、绿色添加剂以及斑节对虾亲虾营养调控等的研究。协助培养硕士研究生6名,发表论文40多篇,其中第一作者发表论文有4篇被 SCI收录。申请发明专利2项(第二发明人),授权1项。参加项目中获得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励二、三等奖各1项。
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广州市新港西路231号南海水产研究所
邮政编码:510300
联系电话:020-84457012
E-mail:linheizhao@163.com
李来好(1963-):男,中共党员,三级研究员,博士,博士生导师,任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副所长,国家水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中心主任,兼任中国水产学会水产品加工与综合利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学会理事,广东省食品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食品学会海洋食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省水产品加工与质量控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长期从事水产品加工、水产品质量安全与水产标准化等工作。获得各级科技奖励25项,其中国家级二等奖2项,省(部)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7项,厅(局)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6项。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出版专著8本。1998年获得广东省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优秀共产党员,2000年获得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院级文明职工,2001年获得中国农学会青年科技奖,2002年获广东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积极分子,2003年获广东省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积极分子,2004年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5年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先进个人,2007年获得广东省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岗位排头兵和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文明职工标兵,2008年获广东省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优秀共产党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先进工作者和广东省直属机关工会工作委员会2006-2008年度优秀工会积极分子,2009年获广东省劳动模范和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文明职工标兵。
联系电话:020-89108313 13316219631 传真:020-84451442
通讯地址:广州市新港西路231号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邮政编码:510300
E-mail:laihaoli@163.com
王江勇,男,博士,研究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渔业生物病害防治研究室副主任,农业部现代农业产业(贝类)体系岗位专家(方向为贝类病害控制)。研究方向主要为贝类病害,尤其对杂色鲍大规模死亡的病原流行病学、病理机制、发病规律和控制措施进行了深入研究。主持及参加项目20多项,其中主持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农业部行业标准1项、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重大科技兴海项目3项、广东省科技推广项目1项、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1项,参加广东省重大招标项目1项(子专题负责人),参加国家“九五”攻关项目1项、“863”项目2项以及多项省部级的重点研究课题。发表论文20多篇,参与编写专著4部,制定行业标准1项,获得国家专利2项,获得省级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
联系电话:020-89108321
通讯地址:广州市新港西路231号南海水产研究所
邮政编码:510300
E-mail:wjy104@163.com
冯娟,博士,副研究员。从事鱼类疾病的防治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鱼类细菌性疾病的免疫防治技术、鱼类基础免疫研究及应用。现任渔业生物病害防治研究室副主任。主持有国家青年863项目1项,参加国家级项目3项;主持省部级项目1项,参加12项。获省部级奖励4项次。近5年发表文章2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通讯作者)文章13篇,核心期刊7篇。
联系电话:020-89108320
通讯地址:广州市新港西路231号南海水产研究所
邮政编码:510300
E-mail:juanf@21cn.com
邱丽华,女,博士,研究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成果转化处副处长(主持工作)。研究方向主要为海洋生物功能基因的克隆及功能分析,研究对象主要有:斑节对虾,花鲈等,尤其对斑节对虾性腺发育机理研究较为深入。目前主持和参加了多项课题,包括国家948引进项目、国家自然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等。获得各类奖项8项次,并申请了多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项。发表了60多篇文章,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文章40多篇,SCI收录10篇,EI收录1篇,各类一级学报文章20多篇。
联系电话:020-89108308
通讯地址:广州市新港西路231号南海水产研究所
邮政编码:510300
E-mail:qiu902@126.com
郭志勋,男,博士,副研究员。1992年毕业于青岛海洋大学(现中国海洋大学),获学士学位,1999年毕业于比利时根特大学,获硕士学位,2007年毕业于中山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自2000年始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工作至今,一直从事渔业生物病害防治研究,招生专业为临床兽医学。
现主持或参加包括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农业部公益性行业专项、广东省科技计划等在内的科研项目10余项,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一等奖1项、广东省科学技术二等奖3项、广东省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国家海洋局海洋创新二等奖1项和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各2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研究论文40余篇,其中SCI收录6篇。
联系电话:020-89022636/1338008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