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平,男,博士,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重点研究领域首席科学家。主要研究方向:水产养殖生理生态学、水生动物保护生物学、河口生态学。获国家及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2项。在国内外核心刊物发表论文100余篇。“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农业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009年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国家农业部第八届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协审专家,国家海洋局国家级海域使用论证评审专家,国家环境保护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评估专家。《海洋渔业》主编,《水产学报》、《渔业科学进展》编委。华东师范大学动物学学科、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学科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
通讯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军工路300号东海水产研究所
邮政编码:200090
联系电话:021-65807868
E-mail:pzhuang@online.sh.cn
章龙珍,女,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水产动物苗种繁育技术、水产动物生殖生物学及生殖调控技术、水产动物配子冷冻保存技术。主持和参加国家“八五”、“九五”、“十五”重点科技攻关计划;“十一五”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基础性专项、科技基础条件平台、“863”计划、部重点课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科研基金、上海市重点科技攻关等共26项。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等科技进步奖12项。共发表论文100余篇,多篇论文获优秀学术论文奖。获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10项。获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突出贡献奖和上海市 “三八”红旗手称号。2004年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上海海洋大学、大连水产学院硕士生导师。上海市杨浦区第十三届、第十四届人大代表。
通讯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军工路300号东海水产研究所
邮政编码:200090
联系电话:021-65807688
E-mail:longzhen2885@hotmail.com
马凌波,男,1972年11月生,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水产生物技术实验室主任,博士,研究员,水科院水产生物技术学科和遗传育种学科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水生生物遗传资源的调查和分析,水生生物遗传多样性,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以及水生生物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等工作。目前承担或参加国家科技支撑、科技平台和上海市科委等各类科研项目6项,近5年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30余篇。
通讯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军工路300号东海水产研究所
邮政编码:200090
联系电话:021-65688139
邮箱:malingbo@sina.com
乔振国,男,研究员。上海市水产良种审定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海水鱼、虾、蟹苗种培育和养殖技术研究。先后获上海市农业进步三等奖和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三等奖、二等奖,发表各类研究论文40余篇,作为第一、第三起草者编写农业行业标准3份(2项已发布实施),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项(已获1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两项(已获授权)。1991年获农业部科技推广先进个人称号,2002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水产科技工作者。在“锯缘青蟹种苗生产关键技术研究”领域承担了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相关项目于2007年2月通过由农业部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总体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目前主持、参加多项省部级海水鱼、虾、蟹选育、繁育和养殖项目。2003年被聘为上海水产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
通讯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军工路300号东海水产研究所
邮政编码:200090
联系电话:021-65680295、13701707906
E-mail:zhenguo-q@163.com
施兆鸿,男,研究员。研究方向:海水鱼类繁殖生物学和苗种培育。目前主攻我国沿海重要经济鱼类的繁育生物学,包括性腺的发育与调控;苗种培育过程中的生理生态学;仔稚幼鱼的形态变化;养殖过程中环境胁迫对生长的影响等内容。在鲳属鱼类的繁育项目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近五年来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共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在SCI和CSCD等刊物上发表论文19篇。以第一完成人申报发明专利3项,合作申报实用新型专利3项。
通讯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军工路300号东海水产研究所
邮政编码:200090
联系电话:021-65699301;13801902579
E-mail:shizhh@sh163.net 或 shizhh@hotmail.com
来琦芳,女,研究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水产养殖生物学与种质资源实验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水生生物适应生理学、养殖水环境的改良与调控、水产健康养殖技术、盐碱地渔业开发利用等。主持与参与科技部、农业部及上海市等各类科研项目20余项,曾获得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一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三等奖1项,其他科技进步奖5项。个人曾获得中国农学会青年科技奖、杨浦青年科技创新奖等。参与《盐碱地水产养殖百问百答》的编写,发表论文30余篇,已获授权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
通讯地址:上海市军工路300号东海水产研究所
邮编:200090
电话:021-65684655
Email: salinecenter@163.com
张涛,男,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鲟鱼繁育生物学、河口生态与保护生物学。承担或参加国家“八五”、“九五”、“十五”重点科技攻关计划;“十一五”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农业公益性行业专项、科技基础性专项、科技基础条件平台、“863”计划、部重点课题4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8项;共发表论文20余篇,合著专著3部;获实用新型专利2项。
通讯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军工路300号东海水产研究所
邮政编码:200090
联系电话:021-65807898
邮箱:zhangtaoyfi@163.com
于慧娟,女,研究员。现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渔业环境与水产品加工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水产品质量标准和药物残留检测方法标准的制定,渔药对水生动物的影响及在动物体内药代动力学的研究、贝类毒素的研究。利用先进的大型仪器(气相色谱、气-质联用仪、液相色谱、液-质联用仪)进行有机物定性和定量的研究。目前正承担制定水产品中甲苯咪唑、氟喹诺酮、麻痹性贝毒、遗忘性贝毒检测方法标准制定工作。主要科研成果有:开发了甜味剂天冬二肽、油田助剂AMPS小试合成技术,制定了水产品中呋喃唑酮、吡喹酮、红霉素、三唑磷等七项残留检测方法标准,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产品中喹乙醇残留量新方法、利用气-质联用仪对敌百虫及其分解产物进行了研究,制定农业部无公害产品标准4项。发表论文20多篇。
通讯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军工路300号东海水产研究所
邮政编码:200090
联系电话:021-65680121
E-mail:yuhuijuan607@sohu.com
樊成奇,男,1973年12月生,药物化学博士,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海洋活性物质的研究与开发,研究内容包括海洋污损生物活性物质的提取分离、结构鉴定,具有重要生物活性的天然先导结构的发现和结构优化,以及海洋药物有效部位群的筛选与开发等工作。承担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1项,先后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与国家及省部级课题8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科技部973项目子课题和上海市科委中药现代化项目等。发表SCI论文20余篇,其中第1作者10余篇;参与申请专利4项。
通讯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军工路300号东海水产研究所
邮政编码:200090
联系电话:021-65807718
邮箱:chengqifan92@pku.org.cn
杨宪时,男,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水产品贮藏与加工、食品安全与品质控制的研究。2002年美国康奈尔大学食品科学系访问学者。兼任中国水产学会加工与综合利用分会委员,中国水产品加工与流通协会理事,全国水产品加工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委员,全国食品工业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委员。主持完成了20多项国家及省部科研课题,其中获省部科技进步奖7项(6项第1位,1项第2位),院市科技进步奖3项(均为第1位),申请和获得发明专利14项(均为第1位),制修订11项国家和行业标准已发布实施(均为第1位)。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专著1部,其中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56篇。目前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农业成果转化资金、农业部948项目等课题。
通讯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军工路300号东海水产研究所
邮政编码:200090
联系电话:021-65678984,13120818998
E-mail:xianshiyang@126.com
陈雪忠,男,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所长,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农业部海洋与河口重点开发实验室主任,农业部绳索网具产品质检中心主任,农业部水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上海)主任,研究员。研究方向为远洋与极地渔业、渔具渔法、渔业管理、渔业遥感信息技术。先后承担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重大项目,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奖励9项;其中作为主持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中华农业科技二等奖1项、海洋创新成果奖二等奖1项、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曾2次赴南极科考,发表论文50余篇,专著3部。2003年农业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中国水产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市水产学会副理事长,上海水产行业协会副会长,《海洋渔业》编委会主任,《水产学报》编委。中科院海洋所博导,上海海洋大学博导、大连水产学院硕导。
通讯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军工路300号东海水产研究所
邮政编码:200090
联系电话:021-65808598
E-mail:xuezhong@eastfishery.ac.cn
王鲁民,男,研究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副所长,中国水产学会第八届理事会理事,上海市水产学会海洋渔业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杨浦区产学研促进会理事,上海市杨浦区政协委员。主要从事高性能渔具及渔具材料、渔业工程材料与设施、海洋防污、降解等渔用新材料研究与开发。先后主持完成部、院级科研项目10项,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上海市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农业部中华农业科技二等奖1项,国家海洋局创新成果二等奖1项,中国水产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三等奖2项;主持的成果转化项目已累计创收八百余万元,获授权专利10项,其中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8项;公开发表论文30余篇,合作出版专著1部。1999年荣获“农业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2001年荣获第七届中国农学会青年科技奖。上海海洋大学、大连水产学院硕导。通讯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军工路300号东海水产研究所
邮政编码:200090
联系电话:021-65808798
E-mail:luminwang@online.sh.cn
黄洪亮,男,研究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捕捞与渔业工程实验室主任。曾参加中国第22次南极科学考察,并担任大洋考察队队长。研究方向:远洋与极地渔业资源开发、渔具渔法和渔业工程技术的研究。先后主持和参加各类科研项目30多项,荣获上海市科技成果奖2项,上海市农委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已授权实用新型专利3项,已公开发明专利2项,受理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各2项,在各类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研究论文30余篇。
通讯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军工路300号
邮政编码:200090
联系电话:021-65806226
E-mail:ecshhl@sohu.com
程家骅,男,研究员。现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科研处处长,中国水产学会资源环境分会委员,上海水产大学、大连水产学院、中科院海洋所和国家海洋局二所渔业资源研究方向硕士研究生导师。长期以来一直从事海洋渔业资源调查研究工作,研究方向涉及海洋渔业资源评估与管理、渔业生态、资源增殖和渔情信息等。先后主持国家863计划项目2项、国家专项1项、省部委项目20余项,参加的各类研究项目约20余项,曾获国家、农业部、上海市、国土资源部、国家海洋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等科技进步奖励10余次,出版专著3部,发表研究论文50余篇。
通讯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军工路300号
邮政编码:200090
联系电话:021-65680301
E-mail:ziyuan@sh163.net
李圣法,男,博士,东海水产研究所渔业资源实验室主任、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渔业生态、海洋渔业资源评估与管理、海洋生物多样性、鱼类学等。先后主持省部级项目3项,参加与完成了20多项的国家、部重点研究项目,主要有国家专项“底层生物资源评估调查与研究”、国家“863”计划海洋领域818主题 “北太平洋鱿鱼渔场信息应用服务系统及示范试验”以及其它海洋渔业资源调查科研项目多项。近年来先后获国家、农业部、上海市、国家海洋局等科技进步奖10余次,参与编写专著6部,发表研究论文30余篇。
通讯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军工路300号东海水产研究所
邮政编码:200090
联系电话:021-65803266,021-65807808
Email: shengfa@sh163.net
樊伟,男,1971年8月生,研究员,博士。现任东海水产研究所渔业遥感实验室主任,兼任上海海洋大学、大连水产学院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是卫星遥感渔场环境监测及应用等。主要承担了863计划项目“大洋渔业与环境信息获取及应用技术”、“大洋金枪鱼渔场渔情速预报技术”等多项重大科研项目的研究。提出了范例推理技术、贝叶斯概率等渔场预报技术。发表论文20余篇,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海洋创新成果奖等3项。
通讯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军工路300号东海水产研究所
邮政编码:200090
联系电话:021-65680117
Email: fanwee@126.com
程起群,男,1972年10月生,博士,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水生生物种质资源和种群遗传学研究。在刀鲚、凤鲚、鲐鱼的种群遗传分化、系统发生关系及分子生态学特征等方面取得一定的科研成果。先后在《Gene》、《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arine Biology and Ecology》、《Environmental Biology of Fishes》、《Russian Journal of Genetics》、《Aquatic Living Resources》、《Journal of Genetics》、《水产学报》、《中国水产科学》、《湖泊科学》等国外SCI期刊和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或录用论文36篇。曾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技兴农项目等课题,现主持中央级基本科研业务费、上海市科委创新行动计划项目。获得复旦大学“优秀博士后”荣誉称号。兼任国外三种SCI期刊和国内四种核心期刊的审稿人。兼任上海海洋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三所院校的硕士研究生导师。
通讯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军工路300号东海水产研究所
邮政编码:200090
联系电话:021-65807698;手机:13661884420
Email: qiquncheng@gmail.com
周为峰,女,副研究员,博士。在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获得理学博士学位,任职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渔业遥感信息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研究领域为遥感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及专家系统在渔业上的应用研究,主要研究方向如下:远洋渔场遥感渔情获取;卫星遥感海洋渔业信息提取及应用;渔业信息服务技术。近5 年来,主持与并参与13项课题,包括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海洋友好型高效捕捞技术研究与开发”,863计划支持项目 “大洋渔场渔情信息应用系统”,科技部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专项 “舟山渔场及附近海域赤潮灾害监测应用示范”等,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共发表论文20余篇。2008年获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三等奖,2009年获中华农业科技奖二等奖。
通讯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军工路300号
邮政编码:200090
联系电话:021-65682395,13671612636
Email: zhwfzhwf@163.com
罗民波,男,博士,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海洋与河口生态学,在国内首次获得长江河口主要底栖动物种类生态分类数值,进一步分析了底栖动物AMBI指数与相关环境因子的关系,将底栖动物AMBI指数应用到工程条件下长江河口底栖动物受干扰程度的评估;通过对浒苔生长的生态过程研究,获得浒苔生长特征与主要环境因子的关系,为探索浒苔等大型绿藻形成“绿潮”的机制及其生态控制提供科学依据;主持课题7项(现主持课题总经费80万元),已公开发表论文17篇,其中公开发表核心期刊论文13篇,以第一作者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7篇,第一作者在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发表论文2篇,SCI(第4作者)1篇,SCI文章投稿1篇;获奖2项,其中地市级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和上海市水产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各1项。
通讯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军工路300号
邮政编码:200090
联系电话:021-65684690-8051
Email:minbl@163.com
沈新强,男,研究员。1978年毕业于山东海洋学院物理海洋系,1986年在丹麦渔业海洋研究所进修渔业生态学。现任农业部东海区渔业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主任,农业部水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办中心(上海)副主任,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生态环境监测与保护领域”首席科学家。主要研究方向:渔业生态环境的监测与保护、环境影响评价、渔业海洋学。社会学术兼职: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理事,中国海洋学会理事,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协会理事,“全国渔业水域污染事故技术审定委员会”委员。主要科研成果:先后主持与参加完成了40多项国家、省部委、地方的科研项目,发表各类学术论文50多篇,作为主要编写人,正式出版学术专著7本,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次,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4次、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2次。2002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奖励。
通讯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军工路300号
邮政编码:200090
联系电话:021-65686991
E-mail: xinqiang_shen@hotmail.com
徐兆礼,女,研究员,现任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渔业环境与水产品加工实验室主任。研究方向为海洋生态学(浮游动物)和海洋环境影响评价。厦门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兼职教授,国家注册环评工程师,国家环境保护部 “建设项目-生态类”环境评审专家、国家级海域使用论证专家,东海区渔业资源、环境专家委员会成员,国家海洋局海洋赤潮灾害立体监测技术与应用重点实验室首届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环境学术委员会委员。近5年来承担了来自国家(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项目和908)、省部委(126、215,上海市908和上海市科委等)以及海洋环评和渔业资源调查等40多项项目。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20余篇(SCI 8篇,EI 1篇),出版专著(合著) 7 部。多次获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和农业部科技进步奖,获第四届中国科协期刊优秀学术论文(2006)和全国优秀水产论文(2004)和上海市优秀水产论文奖(2005)。
通讯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军工路300号东海水产研究所
邮政编码:200090
联系电话:021-65680798
E-mail:xiaomin@sh163.net
晁敏,男,1975年3月生,博士,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海洋与河口生态学、渔业生态环境保护等方向的研究。主持项目有:“长江口生态风险评价研究”、“河口渔业水域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评估指标体系的筛选和建立”、“长江口微微型浮游生物的动态及其调控因子的研究”,作为技术骨干参加项目有: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重大水利工程影响下长江口环境与生态安全2010CB429005(2010-2014)”、“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深水港区生态环境、渔业资源调查与评价”、“东海区海洋贻贝观察体系关键技术与应用(2005-2006)、“全国污染源调查水产养殖业产排污系数测算项目(2008-2009)”、“科技部重大公益专项水上溢油事故应急处理技术”(2008-2009)等,近三年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7篇,参加编制建设项目对海洋生物资源影响评价技术规范(SC/T化9110-2007)标准1项。
通讯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军工路300号东海水产研究所
邮政编码:200090
联系电话:021-65686991-8132
邮箱:chaomin1011@hotmail.com
房文红,男,博士,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水产动物药理学与食品安全、水产动物病害防治和水产养殖环境微生态调控等研究。目前担任水科院水产病害防治学科委员会委员,中国水产学会鱼类健康协作网络副秘书长;农业部《新编渔药手册》编委。先后主持支撑计划、行业专项等科技部、农业部和上海市科研项目等10余项。发表论文56篇,其中SCI论文2篇(第一作者)、EI和核心期刊论文18篇(第一作者11篇);制定行业标准2项;申请发明专利获授权2项、受理3项。获得神龙中华农业科技二等奖、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一等奖、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二、三等奖等共7项。
通讯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军工路300号东海水产研究所
邮政编码:200090
联系电话:021-65699301
E-mail:whfang@sh163.net
王云龙,男,东海水产研究所渔业环境与水产品加工实验室副主任,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海洋浮游生物学,海洋生态学,海洋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与渔业资源损失评估。主持和参加126国家海洋勘测专项--浮游植物调查与研究和浮游动物调查与研究、“973”黄东海生态系统动力学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948”赤潮毒素快速检测技术及贝类毒素检测标准、“863”北太平洋鱿鱼渔场信息应用服务系统及示范试验、科技部公益性项目、农业部东海重点渔业水域环境监测、水科院长江口渔业水域环境保护与生态系统重建对策等科研项目20多项。近年来,承担或参与50多项建设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和渔业生态环境监测任务。获农业部、水科院和水利部科学进步奖5次;2004年度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第5完成人)。在学术刊物发表论文60余篇,专著2部,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
通讯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军工路300号东海水产研究所
邮政编码:200090
联系电话:021- 021-65807938
E-mail:yunlong_wang@hotmail.com
李惠玉,女,1974年生,博士,副研究员。在东海水产研究所渔业资源室主要从事海洋浮游生物和甲壳动物的分类以及生态学的研究、海洋浮游动物与其上层食物结构关系的研究工作。在工作与学习期间,主持“小褐虾早期生活史以及生态学研究”项目,“底质对虾类存活以及生长的研究”项目,“中国渔业生物种质资源价值评估”项目以及东海水产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此外,还参加“重点渔业水域生物资源动态监测”、“北太平洋公海乌鲂科鱼类资源探捕”与“东海渔业资源动态监测”等十多项重点项目。参加了四届中日韩大型水母研讨会、以及PICES国际会议、水产科技论坛等国际学术会议和水产学年会,并作了学术报告。另外,参与“中日韩水产用语”书的编辑工作,发表了十几篇学术论文,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了3篇SCI。
通讯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军工路300号东海水产研究所
邮政编码:200090
联系电话:021-65803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