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业概况:
流行病学(Epidemiology)是研究疾病和健康状态在人群中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以及制定和评价预防、控制和消灭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与措施的科学。在预防医学各学科中,凡是涉及到专题问题的调查设计、资料的获取和数据资料的分析和解释,都要以流行病学方法为基础。
卫生统计学(Health Statistics)是研究居民健康状况以及卫生服务领域中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一门学科。主要运用统计学、流行病学等知识和理论,从事数理统计的相关工作。
社会与人口学院所辖的人口研究所长期从事人口死因、死亡率和健康寿命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成果,在研究生和本科生课程中早已开设了多门有关社会医学、健康教育、生殖健康等方面的课程,拥有一支高水平的研究教学队伍。人口所是全国第一个人口学博士点,是全国唯一人口学重点学科,是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人口学基地的依托单位。最近10年,以健康研究为突破点,将社会学、流行病学、统计学、人口学的理论和方法系统地应用在健康领域的研究中,逐步建立了行为流行病学研究方向。
二、研究方向
1.行为流行病学
2.卫生统计学
三、研究内容
行为流行病学是研究行为因素与健康及疾病关系的学科。该方向主要运用流行病学、统计学、人口学、社会学等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从事行为因素与健康和疾病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主要内容包括行为方式与人群健康状况、设计有效的行为干预模式等。该研究方向通过研究人群的行为因素与疾病和健康状况的关系,促进健康行为方式,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
卫生统计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医学人口统计、疾病统计和生长发育统计等,以及卫生服务统计,包括卫生资源利用、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医疗保健体制改革等方面的统计学问题。
四、培养目标:
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热爱祖国,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较强的事业心、创新能力和献身精神,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高层次、高素质的专门人才。
本专业主要培养能够从事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相关领域的教学、科研和实际应用型的专门人才。要求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既具有扎实而深厚的专业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又具有广泛的医学理论知识和流行病学、统计学、人口学等学科知识,同时还具有一定的社会实践经验和很强的动手能力,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承担技术工作,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熟练掌握一门外语。本专业的毕业生具备在与健康有关的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医疗机构等从事教学、研究和实际工作的知识和能力。致力于培养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的高层次人才,同时为政府部门的政策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五、师资力量:
1、杜本峰:副教授,统计学专业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卫生统计、人口健康与保障、生存分析及其应用。主要著作《事件史分析及其应用》
2、和红:副教授,医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流行病学、卫生统计、社会医学。
3、陈卫:教授,澳大利亚社会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人口统计、死亡率分析、生殖健康研究。主要著作:《中国的人工流产》、《女性生殖器切割:背景与事实》。
4、郭静:副研究员,医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流行病学、卫生统计
5、宋月萍: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人口健康、卫生经济学
六、对外学术交流
近5年,发表多篇有关健康领域的研究论文和专著,向国务院和有关部委提交多篇有关爱滋病、中年知识分子健康、老年健康、生育生殖健康等咨询报告,受到国家领导人和有关部委领导人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近5年来主办了“人口健康与健康寿命”、“人口、社会与SARS”等大型国际和全国性学术研讨会15个,在人口健康和社会医学领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七、毕业生去向
国家行政管理机构
政策研究机构
卫生监督
专业防治机构
非政府组织
大专院校
它是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考过的真题试卷,属已解密信息,对于报考相关专业考生来说,统考专业课(业务课)科目考研真题对于专业课的复习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通过研究真题除了能了解到什么知识点最重要,考哪些题型之外还能给我们反映出老师出题的难度如何,考试考点及重点范围有哪些,每个知识点的历年出题频率,每个章节的分值比重,各个章节的出题比重,每年都要反复考的知识点等等。考试真题的重要性是任何的习题资料都高,比起网上流行的所谓“复习题笔记讲义”(少数除外,大部分都是以同一资料冠以不同学校名称冒充的资料),真题真实性高、渠道权威、试题原版扫描保证清晰。在考博信息网的考试资料体系中,也是把专业课真题作为最为核心、最为重要的资料提供给大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