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专业概况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专业是全国同类学科中形成和发展历史最长、学术影响最大、学术成果处于领先地位的学科。早在1964年毛泽东、周恩来就提出并部署在中国人民大学成立马列主义发展史研究所,该所出版了一大批研究成果并培养了一些专门人才,为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在我国的研究和教学发挥了奠基性的作用。鉴于马克思列宁主义发展史研究所是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前身之一,而且我院现在仍然保留着该研究所的建制,因此在专业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绩,在全国处于领先的地位。长期以来,我院学者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领域取得了大量的科研成果,为的学科建设和发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本专业是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授予点。
二、本专业主要研究方向
本专业在硕士层次主要包括两个研究方向: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思想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
在博士层次主要包括四个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通史,马克思主义国别史和阶段史,马克思主义专题史,马克思主义传播史,马克思主义文献学。
三、本专业研究内容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是一门研究马克思主义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和规律的科学。它旨在系统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历史必然性,考察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过程及其基本历史阶段,总结马克思主义自身发展和指导实践的历史经验,揭示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在不同历史阶段上发展的特殊规律,特别是与各国实际相结合而不断发展的规律。它通过系统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使学生能够掌握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及其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形成和发展的来龙去脉,提高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现实社会问题、认识问题和科学发展中的问题的基本能力。
四、本专业培养目标
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正确的理论方向,熟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了解马克思主义形成的历史背景,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了解马克思主义发展历史进程,掌握马克思主义在不同历史阶段发展的基本知识和在中国的发展进程,了解本学科最新动态,能够胜任与学科相关的教学、科研、宣传和党政工作的专门人才。
博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具有较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质,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熟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具有较扎实专业基础知识,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情况和特点,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规律,熟悉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的发展进程,能够胜任与本专业相关的理论研究、专业教学、宣传和党政工作的专门人才。
五、本专业师资力量
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在该学科点上,有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知名学者和学科带头人,并且承担着全国该学科建设与发展的重任。目前,本专业主要博士生指导教师有:张新教授等,主要硕士生导师有曹有建副教授等。
六、对外学术交流
本专业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国外相关教学机构、研究机构和著名学者具有一定的联系。本专业教师曾多次参加大型国际学术会议,并邀请多名国外著名学者来院讲学。
七、开设的主要专业课程
主要开设马克思主义与现实问题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专题研究、当代世界与马克思主义发展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重大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史研究、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史研究、当代国外社会思潮、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题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专题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与范畴研究、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马克思主义传播史、马克思主义理论前沿、马克思主义文献学、16大以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国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专题研究、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研究
八、毕业生就业去向
国家机关;高等院校;科研单位;新闻、出版等事业单位。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专业 张新教授 博士生硕士生导师
主要著作
1、《恩格斯传》
2、《读懂恩格斯》
3、《中国名家》
4、《通向自由王国——毛泽东的实践观》
5、《简明马克思主义史》(合著)
6、《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命运》(合著)
7、《再塑人文》 (合著)
8、《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合著)
9、《马克思主义史教程》(合著)
10、《马克思主义原理新编》(合著)
11、《毛泽东思想概论》(合著)
12、《马克思主义史》(合著)
13、《革命领袖的与时俱进》(合著)
14、《邓小平哲学思想体系研究》(合著)
15、《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辅导》(合著)
16、《与2049年的中国对话》丛书主编
17、《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编
18、《“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师教学参 考用书》主编
19、《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学生学习辅导用书》主编
20、《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育部统编教材)副主编
21、《伟人传记》丛书副主编
发表论文
1、《论恩格斯科学认识论的产生与发展》
2、《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3、《讲授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应注意的两个问题》
4、《恩格斯论科学认识的经验层次和理论层次》
5、《如何讲授<毛泽东思想概论>第八章》
6、《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及其中国传统哲学的关系》
7、《关于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再思考》
8、《新时期马克思主义研究报告》
9、《科学发展观:“十一五”规划的根本指导思想》
10、《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的重大贡献》
11、《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学科的内涵与建设》
12、《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报告》
13、《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学科建设》
14、《实事求是地理解和评价恩格斯的共产主义思想》
15、《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16、《“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规律的科学揭示》
17、《邓小平与中国近代第三次历史巨变》
18、《邓小平在改革创新中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贡献》
19、《把推动经济基础变革同推动上层建筑改革结合起来》
20、《中国共产党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若干思考》
社会兼职: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常务理事
北京市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
中国人民大学“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
1954年6月26日出生于新疆乌鲁木齐市。
1982年毕业于新疆大学政治系获学士学位
并留校任教。1990年在职研究生毕业于新
疆大学政治系获硕士学位。1994年毕业于
中国人民大学获博士学位,留校任教至今。
2001评为教授,担任博士生导师。
研究领域
1、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3、马克思主义哲学史
开设课程
本科生: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硕士生:
1、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专题研究
2、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专题研究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专题研究
4、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博士生:
1、马克思主义理论前沿
2、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前沿专题研究
3、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文献选读
4、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方法
联系方式:
01082404577
01082502258
它是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考过的真题试卷,属已解密信息,对于报考相关专业考生来说,统考专业课(业务课)科目考研真题对于专业课的复习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通过研究真题除了能了解到什么知识点最重要,考哪些题型之外还能给我们反映出老师出题的难度如何,考试考点及重点范围有哪些,每个知识点的历年出题频率,每个章节的分值比重,各个章节的出题比重,每年都要反复考的知识点等等。考试真题的重要性是任何的习题资料都高,比起网上流行的所谓“复习题笔记讲义”(少数除外,大部分都是以同一资料冠以不同学校名称冒充的资料),真题真实性高、渠道权威、试题原版扫描保证清晰。在考博信息网的考试资料体系中,也是把专业课真题作为最为核心、最为重要的资料提供给大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