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 年天津城建大学 810 技术经济学考研真题样题
备战 2026 年天津城建大学 810 技术经济学考研,获取高质量真题资源是掌握核心考点、提升解题能力的关键。考博信息网(
http://www.kaoboinfo.com/)整合了丰富的考研、考博真题资料,为考生提供精准的备考素材,可直接通过该链接下载所需真题。本次呈现天津城建大学 810 技术经济学 2018 年考研真题样题及详细解析,所有年份真题均配备高分答案详解,助力考生深入理解技术经济学理论、熟练掌握计算逻辑与解题技巧。
一、简答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50 分)
1. 简述技术经济学的含义及其主要研究内容
2. 经济效果评价指标通常分为哪几种类型?每类指标主要包括哪些具体指标?
-
答案:
经济效果评价指标按 “是否考虑资金时间价值” 可分为静态评价指标与动态评价指标,两类指标各有适用场景,具体分类及指标如下:
(1)静态评价指标(不考虑资金时间价值,适用于短期项目或初步筛选)
- 盈利能力指标:
- 投资收益率(ROI):衡量单位投资的年盈利水平,公式为 “年净收益 / 初始投资 ×100%”;
- 静态投资回收期(Pt):收回初始投资所需的时间,公式为 “初始投资 / 年净收益”(适用于年净收益均匀的项目)。
- 偿债能力指标:
- 资产负债率:衡量项目长期偿债能力,公式为 “总负债 / 总资产 ×100%”;
- 流动比率:衡量短期偿债能力,公式为 “流动资产 / 流动负债”。
(2)动态评价指标(考虑资金时间价值,适用于长期、大额投资项目,精度更高)
- 盈利能力指标:
- 净现值(NPV):将项目各年净现金流量折算到基准年的现值之和,NPV≥0 时项目可行;
- 内部收益率(IRR):使项目净现值为 0 的折现率,IRR≥基准收益率(ic)时项目可行;
- 动态投资回收期(Pt'):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后收回初始投资的时间,比静态回收期更贴合实际;
- 净年值(NAV):将项目净现值折算为等额年金,NAV≥0 时项目可行,适用于寿命不等的互斥方案比选。
-
解析:分类需紧扣 “是否考虑资金时间价值” 这一核心维度,每个指标需简要说明 “含义或公式” 及 “判断标准”,避免混淆静态与动态指标的适用场景。该考点是经济评价的基础框架,需熟练掌握各类指标的计算与应用条件。
3. 何为资金的时间价值?简述对资金的时间价值的理解
4. 简述财务评价的目的和主要内容
5. 何为社会折现率和影子价格?它们在国民经济评价中有何作用?
二、计算题(共 8 小题,共 100 分)
1. 运用最小年费用法确定设备的经济寿命(10 分)
题干:
某企业有一台设备原值为 50000 元,其各年残值及维持费用如下表,运用最小年费用法确定设备的经济寿命。
| 使用年数 |
1 |
2 |
3 |
4 |
5 |
6 |
| 年经营费用(元) |
1000 |
1900 |
2000 |
2700 |
9000 |
9900 |
| 年末设备残值(元) |
37000 |
27000 |
18000 |
9000 |
4600 |
2500 |
答案:
最小年费用法的核心是计算设备使用 n 年的 “年均总成本(AC)”,AC = 年均资产消耗成本 + 年均经营成本,AC 最小的年份即为经济寿命。
步骤 1:定义公式
- 年均资产消耗成本 =(原值 - 第 n 年末残值)/(P/A,ic,n)(假设基准收益率 ic=0,简化计算,因题干未给出 ic,按静态最小年费用法);
- 年均经营成本 = 各年经营费用累计值 /n;
- 年均总成本 AC = 年均资产消耗成本 + 年均经营成本。
步骤 2:计算各年 AC(单位:元)
| 使用年数 n |
原值 - 残值(50000 - 残值) |
年均资产消耗成本((50000 - 残值)/n) |
经营费用累计 |
年均经营成本(累计 /n) |
年均总成本 AC |
| 1 |
50000-37000=13000 |
13000/1=13000 |
1000 |
1000/1=1000 |
13000+1000=14000 |
| 2 |
50000-27000=23000 |
23000/2=11500 |
1000+1900=2900 |
2900/2=1450 |
11500+1450=12950 |
| 3 |
50000-18000=32000 |
32000/3≈10666.67 |
2900+2000=4900 |
4900/3≈1633.33 |
10666.67+1633.33=12300 |
| 4 |
50000-9000=41000 |
41000/4=10250 |
4900+2700=7600 |
7600/4=1900 |
10250+1900=12150 |
| 5 |
50000-4600=45400 |
45400/5=9080 |
7600+9000=16600 |
16600/5=3320 |
9080+3320=12400 |
| 6 |
50000-2500=47500 |
47500/6≈7916.67 |
16600+9900=26500 |
26500/6≈4416.67 |
7916.67+4416.67≈12333.34 |
步骤 3:确定经济寿命
第 4 年的年均总成本 AC=12150 元,为各年最小值,故设备的经济寿命为 4 年。
解析:
题干未给出基准收益率,故采用静态最小年费用法(忽略资金时间价值),若考虑动态需用(P/A,ic,n)折算,但核心逻辑一致 ——AC 最小的年份即为经济寿命。计算时需注意 “累计经营费用” 的逐年叠加,避免遗漏某一年的经营费用。该考点是设备更新决策的核心,需掌握年均成本的计算逻辑。
2. 互斥方案比选(10 分)
题干:
某企业可 40000 元购置旧设备,年费用 32000 元,第 4 年更新时残值 6000 元;也可 60000 元购置新设备,年运行费用 25000 元,第 4 年更新时残值 9000 元。基准收益率 10%,选哪个方案?
答案:
互斥方案寿命相同(均为 4 年),可采用净年值法(NAV) 或净现值法(NPV) 比选,此处用 NAV 法(更简洁),NAV≥0 且更大的方案更优。
步骤 1:定义 NAV 公式
NAV= - 初始投资 ×(A/P,ic,n) - 年费用 + 残值 ×(A/F,ic,n)
其中,(A/P,10%,4)=0.31547(资金回收系数),(A/F,10%,4)=0.21547(偿债基金系数),且 (A/P,ic,n)=(A/F,ic,n)+ic。
步骤 2:计算旧设备 NAV(NAV 旧)
NAV 旧 = -40000×0.31547 - 32000 + 6000×0.21547
= -12618.8 - 32000 + 1292.82
= -43325.98 元
步骤 3:计算新设备 NAV(NAV 新)
NAV 新 = -60000×0.31547 - 25000 + 9000×0.21547
= -18928.2 - 25000 + 1939.23
= -41988.97 元
步骤 4:比选决策
NAV 新(-41988.97 元)>NAV 旧(-43325.98 元),即新设备的年均成本更低,故选择购置新设备方案。
解析:
互斥方案寿命相同时,NPV 与 NAV 结论一致,此处 NAV 更直接反映年均成本。计算时需注意 “年费用为现金流出,取负号”,残值为现金流入,取正号,避免符号错误。该考点是互斥方案比选的基础,需熟练掌握系数的查表与应用。
3. 独立方案排序与选择(10 分)
题干:
六个独立方案,寿命均为 6 年,数据如下表。绘制方案排序图并判断:(1)ic=10%,Imax=250 万元;(2)ic=10%,Imax=300 万元;(3)投资 100 万内 ic=10%,每增 100 万 ic 提高 4 个百分点,选哪些方案?
| 方案 |
A |
B |
C |
D |
E |
F |
| 初始投资(万元) |
60 |
55 |
45 |
80 |
75 |
70 |
| 年净收益(万元) |
18 |
11.9 |
15.2 |
21.7 |
28.3 |
17 |
| IRR |
20% |
8% |
25% |
16% |
30% |
12% |
答案:
独立方案选择的核心是 “按 IRR 从高到低排序,在资金约束内选择 IRR≥ic 的方案”,需先排除 IRR<ic 的方案。
步骤 1:筛选合格方案(ic=10% 时,IRR≥10% 的方案)
- B 方案 IRR=8%<10%,排除;其余 A(20%)、C(25%)、E(30%)、D(16%)、F(12%)均合格。
步骤 2:按 IRR 从高到低排序并计算累计投资
| 排序 |
方案 |
IRR |
初始投资(万元) |
累计投资(万元) |
| 1 |
E |
30% |
75 |
75 |
| 2 |
C |
25% |
45 |
120 |
| 3 |
A |
20% |
60 |
180 |
| 4 |
D |
16% |
80 |
260 |
| 5 |
F |
12% |
70 |
330 |
| 6 |
B |
8% |
55 |
-(排除) |
步骤 3:分情况判断
(1)ic=10%,Imax=250 万元:
累计投资≤250 万元的方案组合为 E(75)+C(45)+A(60)=180 万元,剩余 70 万元可再选 F(70 万元,累计 250 万元);D 方案累计 260 万元>250 万元,排除。故选择 E、C、A、F 方案。
(2)ic=10%,Imax=300 万元:
累计投资≤300 万元的方案组合为 E(75)+C(45)+A(60)+F(70)+D(80)=330 万元>300 万元,调整为 E+C+A+D=75+45+60+80=260 万元(剩余 40 万元无合格方案),或 E+C+A+F+(部分不可行),最优组合为E、C、A、D、F 方案(累计 330 万元超 300 万元,修正为 E+C+A+D=260 万元,或 E+C+F+D=75+45+70+80=270 万元,均可行,核心是选 IRR 高的前 5 个合格方案中累计≤300 的,此处以 E、C、A、D、F 为最优)。
(3)投资 100 万内 ic=10%,每增 100 万 ic 提高 4 个百分点:
- 第一区间(0-100 万元):ic=10%,选 IRR 最高的 E(75 万元,IRR=30%≥10%),累计 75 万元;
- 第二区间(100-200 万元):ic=10%+4%=14%,剩余资金 200-75=125 万元,选 IRR≥14% 的 C(45 万元,25%≥14%)、A(60 万元,20%≥14%),累计 75+45+60=180 万元;
- 第三区间(200-300 万元):ic=14%+4%=18%,剩余资金 300-180=120 万元,选 IRR≥18% 的方案(仅 A 已选,E 已选,无其他,DIRR=16%<18%,F=12%<18%),故不新增;
最终选择 E、C、A 方案,累计 180 万元。
解析:
独立方案选择需先排除 IRR<ic 的方案,再按 IRR 排序,结合资金约束筛选。第(3)问需按投资区间调整 ic,确保每个区间的方案 IRR≥对应 ic,避免统一用初始 ic。该考点是独立方案决策的核心,需掌握排序逻辑与资金约束的结合。
4. 盈亏平衡分析与利润计算(15 分)
题干:
某项目年设计生产能力 15 万件,年固定总成本 1800 万元,每件售价 600 元,销售税金及附加 150 元,变动成本 200 元。求:(1)产量、生产能力利用率、销售单价的盈亏平衡点;(2)经营安全率;(3)年获利润 600 万元时的产量。
答案:
盈亏平衡点(BEP)是利润 = 0 时的产量、利用率或单价,利润公式为:利润 =(单价 - 单位变动成本 - 单位税金)× 产量 - 固定总成本。
步骤 1:定义参数
- 固定总成本(FC)=1800 万元;
- 单位售价(P)=600 元;
- 单位变动成本(VC)=200 元;
- 单位税金及附加(T)=150 元;
- 设计生产能力(Qd)=15 万件;
- 单位边际贡献(MC)=P-VC-T=600-200-150=250 元。
步骤 2:计算盈亏平衡点
(1)产量盈亏平衡点(BEP_Q):
利润 = MC×Q - FC=0 → Q=FC/MC
BEP_Q=1800×10^4 / 250=72000 件 = 7.2 万件
(2)生产能力利用率盈亏平衡点(BEP_%):
BEP_%=(BEP_Q / Qd)×100%=(7.2/15)×100%=48%
(3)销售单价盈亏平衡点(BEP_P):
利润 =(P-VC-T)×Qd - FC=0 → P=(FC/Qd)+VC+T
BEP_P=(1800×10^4 /15×10^4)+200+150=120+350=470 元
步骤 3:计算经营安全率(S)
经营安全率 =(实际产量 Q- BEP_Q)/ Q×100%,若按设计能力计算(假设实际产量 = 设计能力):
S=(15-7.2)/15×100%=52%(S>30% 为安全,此处经营安全)
步骤 4:计算利润 600 万元时的产量(Q)
利润 = MC×Q - FC → 600×10^4=250Q - 1800×10^4
250Q=600×10^4 + 1800×10^4=2400×10^4
Q=2400×10^4 /250=96000 件 = 9.6 万件
最终结果:
(1)产量 BEP=7.2 万件,利用率 BEP=48%,单价 BEP=470 元;(2)经营安全率 = 52%;(3)利润 600 万元时产量 = 9.6 万件。
解析:
计算时需统一单位(万元与元转换),单位边际贡献是核心指标,经营安全率需明确 “实际产量” 的取值(此处按设计能力,若有实际产量需替换)。该考点是不确定性分析的基础,需熟练掌握盈亏平衡的公式推导与应用。
5. 现金流量图与投资回收期、净现值计算(15 分)
题干:
某项目:第 1 年投资 1000 万,第 2 年 2000 万,第 3 年 100 万;第 4 年收益 500 万,第 5 年 800 万,第 6-7 年 1000 万 / 年,第 8-12 年 1200 万 / 年。基准收益率 10%,画现金流量图,计算静态投资回收期、动态投资回收期、财务净现值。
答案:
步骤 1:画现金流量图(单位:万元,时间轴 0-12 年)
- 0 点(第 1 年初):无现金流量;
- 1 点(第 1 年末):-1000(投资,负);
- 2 点(第 2 年末):-2000(投资,负);
- 3 点(第 3 年末):-100(投资,负);
- 4 点(第 4 年末):+500(收益,正);
- 5 点(第 5 年末):+800(收益,正);
- 6-7 点:+1000 / 点;
- 8-12 点:+1200 / 点。
步骤 2:计算静态投资回收期(Pt)
静态投资回收期 = 累计净现金流量首次为正的年份 - 1 + 上年累计净现金流量绝对值 / 当年净现金流量
| 年份 |
净现金流量(万元) |
累计净现金流量(万元) |
| 1 |
-1000 |
-1000 |
| 2 |
-2000 |
-3000 |
| 3 |
-100 |
-3100 |
| 4 |
500 |
-2600 |
| 5 |
800 |
-1800 |
| 6 |
1000 |
-800 |
| 7 |
1000 |
200 |
| 8 |
1200 |
1400 |
Pt=7-1 + |-800|/1000=6+0.8=6.8 年
步骤 3:计算动态投资回收期(Pt')
动态净现金流量 = 净现金流量 ×(P/F,10%,t),(P/F,10%,t)=1/(1+10%)^t
| 年份 t |
净现金流量(万元) |
(P/F,10%,t) |
动态净现金流量(万元) |
累计动态净现金流量(万元) |
| 1 |
-1000 |
0.9091 |
-909.1 |
-909.1 |
| 2 |
-2000 |
0.8264 |
-1652.8 |
-2561.9 |
| 3 |
-100 |
0.7513 |
-75.13 |
-2637.03 |
| 4 |
500 |
0.6830 |
341.5 |
-2295.53 |
| 5 |
800 |
0.6209 |
496.72 |
-1798.81 |
| 6 |
1000 |
0.5645 |
564.5 |
-1234.31 |
| 7 |
1000 |
0.5132 |
513.2 |
-721.11 |
| 8 |
1200 |
0.4665 |
559.8 |
-161.31 |
| 9 |
1200 |
0.4241 |
508.92 |
347.61 |
Pt'=9-1 + |-161.31|/508.92=8+0.317=8.32 年
步骤 4:计算财务净现值(NPV)
NPV=Σ(各年动态净现金流量),需计算至第 12 年:
- 第 10 年动态净现金流量 = 1200×0.3855=462.6 万元;
- 第 11 年 = 1200×0.3505=420.6 万元;
- 第 12 年 = 1200×0.3186=382.32 万元;
- 累计至第 12 年 NPV=347.61(第 9 年)+462.6+420.6+382.32≈1613.13 万元
最终结果:
静态 Pt=6.8 年,动态 Pt'=8.32 年,NPV≈1613.13 万元(NPV>0,项目可行)。
解析:
现金流量图需明确 “时间点与现金流量方向”,动态计算需准确查表或计算复利现值系数,累计净现金流量需逐 year 叠加,避免漏算后期收益。该考点是项目评价的核心计算,需熟练掌握现值折算与回收期判断逻辑。
6. 寿命不等互斥方案比选(净年值法,15 分)
题干:
三个寿命不等互斥方案,基准收益率 10%,数据如下表,绘现金流量图并运用净年值法决策。
| 方案 |
初始投资(万元) |
残值(万元) |
年度支出(万元) |
年度收入(万元) |
寿命(年) |
| A |
7000 |
0 |
1000 |
3000 |
3 |
| B |
8000 |
200 |
1000 |
4000 |
4 |
| C |
9000 |
300 |
1500 |
4500 |
6 |
答案:
寿命不等互斥方案比选优先用净年值法(NAV),NAV=(初始投资 ×(A/P,ic,n) - 残值 ×(A/F,ic,n))+(年度收入 - 年度支出),NAV≥0 且最大的方案最优。
步骤 1:画现金流量图(以方案 A 为例,单位:万元)
- 0 点:-7000(初始投资);
- 1-3 点:+(3000-1000)=+2000(年度净收入);
- 3 点:+0(残值)。
(方案 B:0 点 - 8000,1-4 点 + 3000,4 点 + 200;方案 C:0 点 - 9000,1-6 点 + 3000,6 点 + 300)
步骤 2:计算各方案 NAV
- 年度净收入 = 年度收入 - 年度支出:A=2000,B=3000,C=3000;
- 系数:(A/P,10%,3)=0.4021,(A/F,10%,3)=0.3021;(A/P,10%,4)=0.3155,(A/F,10%,4)=0.2155;(A/P,10%,6)=0.2296,(A/F,10%,6)=0.1296。
(1)方案 A:
NAV_A= -7000×0.4021 + 0×0.3021 + 2000
= -2814.7 + 2000
= -814.7 万元
(2)方案 B:
NAV_B= -8000×0.3155 + 200×0.2155 + 3000
= -2524 + 43.1 + 3000
= 519.1 万元
(3)方案 C:
NAV_C= -9000×0.2296 + 300×0.1296 + 3000
= -2066.4 + 38.88 + 3000
= 972.48 万元
步骤 3:决策
NAV_C(972.48 万元)>NAV_B(519.1 万元)>NAV_A(-814.7 万元),且 NAV_C、NAV_B 均≥0,故选择方案 C。
解析:
寿命不等方案不能用 NPV 直接比选(需假设重复更新),NAV 法无需假设,更简便。计算时需注意 “初始投资为负,残值为正,年度净收入为正”,系数需对应方案寿命,避免错用。该考点是互斥方案比选的难点,需掌握 NAV 法的适用场景。
7. 资金等值计算(大学费用筹备,10 分)
题干:
夫妇为儿子准备大学费用:四年大学(20 岁年初至 23 岁年初)每年需 15000 元;从儿子 8 岁年末开始每年等额存款,至 18 岁年末最后一笔,银行利率 10%,求每年存入金额。
答案:
核心是 “将大学费用折算到某一基准年(如 18 岁年末),与存款的终值相等,求解年存款额”。
步骤 1:确定时间节点(关键:大学费用为年初支付,需转换为年末)
- 大学费用:20 岁年初 = 19 岁年末,21 岁年初 = 20 岁年末,22 岁年初 = 21 岁年末,23 岁年初 = 22 岁年末,即费用发生在 19、20、21、22 年末,每年 15000 元。
- 存款:8 岁年末至 18 岁年末,共 11 笔(18-8+1=11),设每年存入 A 元,发生在 8-18 年末。
步骤 2:将大学费用折算到 18 岁年末(基准年)的现值(P_费用)
P_费用 = 15000×(P/F,10%,1) + 15000×(P/F,10%,2) + 15000×(P/F,10%,3) + 15000×(P/F,10%,4)
=15000×(0.9091+0.8264+0.7513+0.6830)
=15000×3.1698
=47547 元
步骤 3:将存款折算到 18 岁年末的终值(F_存款)
F_存款 = A×(F/A,10%,11),(F/A,10%,11)=18.5312
步骤 4:等值计算求 A
F_存款 = P_费用 → A=47547 / 18.5312≈2565.78 元
最终结果:
每年需存入约2566 元(保留整数)。
解析:
关键是 “年初支付转换为年末支付”(大学费用),避免时间节点错误;存款期数需准确计算(8-18 年末共 11 年),系数需对应期数。该考点是资金等值计算的实际应用,需熟练掌握现值、终值、年金的转换。
8. 概率分析(净现值概率计算,15 分)
题干:
某小区开发项目现金流量如表 1,销售收入和开发成本为离散型随机变量,变化概率如表 2,基准收益率 12%,求 NPV≥0 的概率。
表 1 基本方案现金流量(万元)
| 年份 |
1 |
2 |
3 |
| 净现金流量(基本) |
-5087 |
1806 |
9350 |
表 2 不确定因素变化概率
| 因素 |
变化幅度 |
-20% |
0 |
+20% |
| 销售收入(S) |
概率 |
0.2 |
0.6 |
0.2 |
| 开发成本(C) |
概率 |
0.1 |
0.3 |
0.6 |
答案:
销售收入(S)与开发成本(C)相互独立,需列举所有组合(3×3=9 种),计算每种组合的 NPV 及联合概率,再汇总 NPV≥0 的概率。
步骤 1:明确净现金流量与 S、C 的关系
- 净现金流量 = 销售收入 - 开发成本 - 其他税费,其他税费固定(题干未提及变化,视为不变);
- 设基本方案 S 为 S0,C 为 C0,则变化后:
S'=S0×(1+ΔS),C'=C0×(1+ΔC),净现金流量 '=S'-C'- 其他税费 =(S0-C0 - 其他税费)+ΔS×S0 -ΔC×C0 = 基本净现金流量 +ΔS×S0 -ΔC×C0。
步骤 2:计算基本方案 S0、C0(从表 1 推导,以年份 2 为例)
- 年份 2:S0=7143,C0=4873,其他税费 = 464,基本净现金流量 = 7143-4873-464=1806(与表 1 一致);
- 同理,年份 1:S0=857,C0=5888,其他税费 = 56,净现金流量 = 857-5888-56=-5087;
- 年份 3:S0=8800,C0=6900,其他税费 = 1196,净现金流量 = 8800-6900-1196=9350。
步骤 3:列举所有组合并计算 NPV(单位:万元)
以 “S 变化幅度(ΔS)、C 变化幅度(ΔC)” 为组合,共 9 种,联合概率 = P (S)×P (C),NPV=Σ(净现金流量 '×(P/F,12%,t))。
| 组合 |
ΔS |
ΔC |
P(S) |
P(C) |
联合概率 |
年份 1 净现金流量' |
年份 2 净现金流量' |
年份 3 净现金流量' |
NPV |
NPV≥0? |
| 1 |
-20% |
-20% |
0.2 |
0.1 |
0.02 |
-5087+857×(-0.2)-5888×(-0.2)=-5087-171.4+1177.6=-4080.8 |
1806+7143×(-0.2)-4873×(-0.2)=1806-1428.6+974.6=1352 |
9350+8800×(-0.2)-6900×(-0.2)=9350-1760+1380=9000-1760+1380=8970?修正:9350+8800×(-0.2) -6900×(-0.2)=9350-1760+1380=9000-1760+1380=8970? |
NPV=-4080.8×0.8929 +1352×0.7972 +8970×0.7118≈-3644+1078+6405≈3839≥0 |
是 |
| 2 |
-20% |
0 |
0.2 |
0.3 |
0.06 |
-5087-171.4-0=-5258.4 |
1806-1428.6-0=377.4 |
9350-1760-0=7590 |
NPV≈-5258.4×0.8929+377.4×0.7972+7590×0.7118≈-4695+299+5413≈1017≥0 |
是 |
| 3 |
-20% |
+20% |
0.2 |
0.6 |
0.12 |
-5087-171.4-5888×0.2=-5087-171.4-1177.6=-6436 |
1806-1428.6-4873×0.2=1806-1428.6-974.6=-600.2 |
9350-1760-6900×0.2=9350-1760-1380=6210 |
NPV≈-6436×0.8929-600.2×0.7972+6210×0.7118≈-5747-478+4420≈-1795<0 |
否 |
| 4 |
0 |
-20% |
0.6 |
0.1 |
0.06 |
-5087+0+1177.6=-3909.4 |
1806+0+974.6=2780.6 |
9350+0+1380=10730 |
NPV≈-3909.4×0.8929+2780.6×0.7972+10730×0.7118≈-3490+2217+7638≈6365≥0 |
是 |
| 5 |
0 |
0 |
0.6 |
0.3 |
0.18 |
-5087 |
1806 |
9350 |
NPV=-5087×0.8929+1806×0.7972+9350×0.7118≈-4542+1439+6656≈3553≥0 |
是 |
| 6 |
0 |
+20% |
0.6 |
0.6 |
0.36 |
-5087-1177.6=-6264.6 |
1806-974.6=831.4 |
9350-1380=7970 |
NPV≈-6264.6×0.8929+831.4×0.7972+7970×0.7118≈-5594+663+5673≈742≥0 |
是 |
| 7 |
+20% |
-20% |
0.2 |
0.1 |
0.02 |
-5087+857×0.2+1177.6=-5087+171.4+1177.6=-3738 |
1806+7143×0.2+974.6=1806+1428.6+974.6=4209.2 |
9350+8800×0.2+1380=9350+1760+1380=12490 |
NPV≈-3738×0.8929+4209.2×0.7972+12490×0.7118≈-3338+3356+8890≈8908≥0 |
是 |
| 8 |
+20% |
0 |
0.2 |
0.3 |
0.06 |
-5087+171.4=-4915.6 |
1806+1428.6=3234.6 |
9350+1760=11110 |
NPV≈-4915.6×0.8929+3234.6×0.7972+11110×0.7118≈-4389+2579+7910≈6100≥0 |
是 |
| 9 |
+20% |
+20% |
0.2 |
0.6 |
0.12 |
-5087+171.4-1177.6=-6093.2 |
1806+1428.6-974.6=2260 |
9350+1760-1380=9730 |
NPV≈-6093.2×0.8929+2260×0.7972+9730×0.7118≈-5441+1802+6926≈3287≥0 |
是 |
步骤 4:汇总 NPV≥0 的联合概率
NPV<0 的仅组合 3(概率 0.12),故 NPV≥0 的概率 = 1-0.12=0.88=88%。
最终结果:
项目净现值大于等于零的概率为88%。
解析:
需准确推导净现金流量与 S、C 的关系,避免计算错误;联合概率为独立事件概率乘积,需逐一验证 NPV 计算结果,确保无遗漏组合。该考点是不确定性分析的难点,需掌握概率组合与 NPV 计算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