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 年 天津城建大学考研真题 样题(含答案详解)

 您现在的位置: 考博信息网 >> 文章中心 >> 考研心路 >> 考研复试 >> 正文 2026 年 天津城建大学考研真题 样题(含答案详解)

考研试卷库
2026 年 天津城建大学考研真题 样题(含答案详解)

2026 年天津城建大学 810 技术经济学考研真题样题

备战 2026 年天津城建大学 810 技术经济学考研,获取高质量真题资源是掌握核心考点、提升解题能力的关键。考博信息网(http://www.kaoboinfo.com/)整合了丰富的考研、考博真题资料,为考生提供精准的备考素材,可直接通过该链接下载所需真题。本次呈现天津城建大学 810 技术经济学 2018 年考研真题样题及详细解析,所有年份真题均配备高分答案详解,助力考生深入理解技术经济学理论、熟练掌握计算逻辑与解题技巧。

一、简答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50 分)

1. 简述技术经济学的含义及其主要研究内容

  • 答案:
    (1)技术经济学的含义:技术经济学是研究技术方案、技术政策、技术规划与经济效果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核心是通过经济分析评价技术的可行性与合理性,实现 “技术先进” 与 “经济合理” 的统一,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广泛应用于工程建设、企业投资、政策制定等领域。
    (2)主要研究内容:
    1. 技术方案的经济评价:包括静态评价(如投资回收期、投资收益率)与动态评价(如净现值、内部收益率),判断方案的盈利性与可行性;
    2. 资金时间价值理论与应用:研究资金在不同时间点的价值差异,通过复利、现值、年金等计算工具,量化资金的时间成本;
    3. 不确定性分析与风险决策:针对技术方案中的不确定因素(如价格波动、销量变化),通过敏感性分析、概率分析等方法,评估风险并优化决策;
    4. 技术与经济的相互关系:分析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如新技术提高生产效率),以及经济条件对技术选择的约束(如成本限制影响技术选型);
    5. 专项领域技术经济分析:如项目可行性研究、设备更新决策、价值工程、国民经济评价等,解决具体场景中的技术经济问题。
  • 解析:含义需突出 “技术与经济的结合” 及 “决策支撑” 属性,研究内容需按 “基础理论 - 核心方法 - 应用场景” 逻辑展开,避免仅罗列关键词。该考点是技术经济学的学科定位核心,需明确学科的交叉性与实用性。

2. 经济效果评价指标通常分为哪几种类型?每类指标主要包括哪些具体指标?

  • 答案:
    经济效果评价指标按 “是否考虑资金时间价值” 可分为静态评价指标与动态评价指标,两类指标各有适用场景,具体分类及指标如下:
    (1)静态评价指标(不考虑资金时间价值,适用于短期项目或初步筛选)
    1. 盈利能力指标:
      • 投资收益率(ROI):衡量单位投资的年盈利水平,公式为 “年净收益 / 初始投资 ×100%”;
      • 静态投资回收期(Pt):收回初始投资所需的时间,公式为 “初始投资 / 年净收益”(适用于年净收益均匀的项目)。
    2. 偿债能力指标:
      • 资产负债率:衡量项目长期偿债能力,公式为 “总负债 / 总资产 ×100%”;
      • 流动比率:衡量短期偿债能力,公式为 “流动资产 / 流动负债”。
    (2)动态评价指标(考虑资金时间价值,适用于长期、大额投资项目,精度更高)
    1. 盈利能力指标:
      • 净现值(NPV):将项目各年净现金流量折算到基准年的现值之和,NPV≥0 时项目可行;
      • 内部收益率(IRR):使项目净现值为 0 的折现率,IRR≥基准收益率(ic)时项目可行;
      • 动态投资回收期(Pt'):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后收回初始投资的时间,比静态回收期更贴合实际;
      • 净年值(NAV):将项目净现值折算为等额年金,NAV≥0 时项目可行,适用于寿命不等的互斥方案比选。
  • 解析:分类需紧扣 “是否考虑资金时间价值” 这一核心维度,每个指标需简要说明 “含义或公式” 及 “判断标准”,避免混淆静态与动态指标的适用场景。该考点是经济评价的基础框架,需熟练掌握各类指标的计算与应用条件。

3. 何为资金的时间价值?简述对资金的时间价值的理解

  • 答案:
    (1)资金的时间价值:指资金在不同时间点具有不同的价值,即 “今天的 1 元钱比未来的 1 元钱更值钱”,核心是资金通过周转使用(如投资、储蓄)可产生增值(利息、利润),或因通货膨胀、风险等因素导致未来资金购买力下降。
    (2)对资金时间价值的理解:
    1. 产生原因:
      • 增值性:资金投入生产经营活动(如企业投资设备),可通过劳动创造新价值,实现利润增长;
      • 机会成本:持有资金会放弃其他投资机会的收益(如持有现金会放弃银行存款利息);
      • 风险与通胀:未来资金存在无法收回的风险,且通货膨胀会导致货币购买力下降,需通过时间价值补偿。
    2. 核心表现形式:
      • 现值(P):未来某一时点的资金折算到现在的价值,如 5 年后的 100 元按 10% 折现率,现值为 100/(1+10%)^5≈62.09 元;
      • 终值(F):现在的资金折算到未来某一时点的价值,如现在的 100 元按 10% 年利率,5 年后终值为 100×(1+10%)^5≈161.05 元;
      • 年金(A):一定时期内等额、定期的系列收支,如每年年末存入 100 元,属于普通年金。
    3. 实践意义:为投资决策提供量化依据,如通过净现值、内部收益率等指标比较不同时间点的现金流量,避免因忽视时间价值导致决策失误(如高估未来收益、低估投资成本)。
  • 解析:定义需突出 “时间差异导致价值不同”,理解部分需从 “产生原因 - 表现形式 - 实践意义” 展开,结合现值、终值等具体概念,避免抽象表述。该考点是技术经济学的核心理论基础,所有动态评价指标均基于此推导。

4. 简述财务评价的目的和主要内容

  • 答案:
    财务评价是从项目自身角度出发,根据现行财税制度和市场价格,分析项目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财务生存能力,判断项目在财务上的可行性。
    (1)财务评价的目的:
    1. 判断项目是否具备盈利能力:通过计算净现值、内部收益率等指标,评估项目能否为投资者带来预期收益;
    2. 分析项目偿债能力:评估项目能否按时偿还借款本息,保障债权人利益;
    3. 为投资决策提供依据:帮助投资者(企业、政府)判断项目是否值得投资,或调整投资方案(如改变融资结构);
    4. 为融资方案设计提供参考:根据财务评价结果,确定合理的贷款额度、还款期限等融资安排。
    (2)财务评价的主要内容:
    1. 基础数据准备:收集项目的投资、成本、收入、税金等基础数据(如初始投资、年经营成本、销售价格、增值税率),编制财务基础数据表;
    2. 盈利能力分析:
      • 动态分析:计算净现值(NPV)、内部收益率(IRR)、动态投资回收期(Pt');
      • 静态分析:计算投资收益率、静态投资回收期(Pt),用于初步筛选;
    3. 偿债能力分析:
      • 计算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指标;
      • 编制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分析还款资金来源(如利润、折旧)是否充足;
    4. 财务生存能力分析:编制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判断项目各年净现金流量是否为正,能否维持正常运营(如避免资金链断裂)。
  • 解析:目的需紧扣 “项目自身财务可行性”,内容需按 “数据准备 - 盈利 - 偿债 - 生存” 的逻辑展开,每个部分需说明核心工作或指标,避免遗漏财务生存能力(易被忽视但关键)。该考点是项目评价的核心模块,需结合财务报表理解分析过程。

5. 何为社会折现率和影子价格?它们在国民经济评价中有何作用?

  • 答案:
    国民经济评价是从国家整体角度出发,分析项目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与影响,社会折现率和影子价格是其核心参数。
    (1)社会折现率:
    • 定义:指国家或地区对资金时间价值的统一估算,反映社会对资金机会成本的最低要求,是国民经济评价中的基准折现率(类似财务评价中的基准收益率)。
    • 作用:
      1. 作为项目取舍的判断标准:计算项目的经济净现值(ENPV),ENPV≥0 时项目可行;
      2. 调节投资规模:社会折现率提高时,可接受的项目减少,抑制过度投资;反之则鼓励投资;
      3. 反映国家经济政策导向:如对环保、民生项目可适当降低社会折现率,鼓励此类项目发展。
    (2)影子价格:
    • 定义:指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资源的最优配置价格,反映资源的真实价值(区别于市场价格,市场价格可能受税收、补贴、垄断等因素扭曲),如影子工资(劳动力的真实成本)、影子汇率(外汇的真实价值)。
    • 作用:
      1. 纠正市场价格扭曲:将项目的投入物(如原材料)和产出物(如产品)按影子价格调整,真实反映项目对国民经济的消耗与贡献;
      2. 优化资源配置:通过影子价格识别稀缺资源(如稀缺原材料影子价格高),引导项目优先使用充裕资源,避免资源浪费;
      3. 确保评价客观性:消除市场价格中的非经济因素(如税收),使不同项目的国民经济评价具有可比性。
  • 解析:需分别定义两个参数,再说明各自在国民经济评价中的作用,突出 “社会折现率是时间价值基准,影子价格是资源价值基准” 的核心差异,避免混淆二者的功能。该考点是国民经济评价的关键,需区分其与财务评价中 “基准收益率、市场价格” 的不同。

二、计算题(共 8 小题,共 100 分)

1. 运用最小年费用法确定设备的经济寿命(10 分)

题干:

某企业有一台设备原值为 50000 元,其各年残值及维持费用如下表,运用最小年费用法确定设备的经济寿命。
使用年数 1 2 3 4 5 6
年经营费用(元) 1000 1900 2000 2700 9000 9900
年末设备残值(元) 37000 27000 18000 9000 4600 2500

答案:

最小年费用法的核心是计算设备使用 n 年的 “年均总成本(AC)”,AC = 年均资产消耗成本 + 年均经营成本,AC 最小的年份即为经济寿命。

步骤 1:定义公式

  • 年均资产消耗成本 =(原值 - 第 n 年末残值)/(P/A,ic,n)(假设基准收益率 ic=0,简化计算,因题干未给出 ic,按静态最小年费用法);
  • 年均经营成本 = 各年经营费用累计值 /n;
  • 年均总成本 AC = 年均资产消耗成本 + 年均经营成本。

步骤 2:计算各年 AC(单位:元)

使用年数 n 原值 - 残值(50000 - 残值) 年均资产消耗成本((50000 - 残值)/n) 经营费用累计 年均经营成本(累计 /n) 年均总成本 AC
1 50000-37000=13000 13000/1=13000 1000 1000/1=1000 13000+1000=14000
2 50000-27000=23000 23000/2=11500 1000+1900=2900 2900/2=1450 11500+1450=12950
3 50000-18000=32000 32000/3≈10666.67 2900+2000=4900 4900/3≈1633.33 10666.67+1633.33=12300
4 50000-9000=41000 41000/4=10250 4900+2700=7600 7600/4=1900 10250+1900=12150
5 50000-4600=45400 45400/5=9080 7600+9000=16600 16600/5=3320 9080+3320=12400
6 50000-2500=47500 47500/6≈7916.67 16600+9900=26500 26500/6≈4416.67 7916.67+4416.67≈12333.34

步骤 3:确定经济寿命

第 4 年的年均总成本 AC=12150 元,为各年最小值,故设备的经济寿命为 4 年。

解析:

题干未给出基准收益率,故采用静态最小年费用法(忽略资金时间价值),若考虑动态需用(P/A,ic,n)折算,但核心逻辑一致 ——AC 最小的年份即为经济寿命。计算时需注意 “累计经营费用” 的逐年叠加,避免遗漏某一年的经营费用。该考点是设备更新决策的核心,需掌握年均成本的计算逻辑。

2. 互斥方案比选(10 分)

题干:

某企业可 40000 元购置旧设备,年费用 32000 元,第 4 年更新时残值 6000 元;也可 60000 元购置新设备,年运行费用 25000 元,第 4 年更新时残值 9000 元。基准收益率 10%,选哪个方案?

答案:

互斥方案寿命相同(均为 4 年),可采用净年值法(NAV) 或净现值法(NPV) 比选,此处用 NAV 法(更简洁),NAV≥0 且更大的方案更优。

步骤 1:定义 NAV 公式

NAV= - 初始投资 ×(A/P,ic,n) - 年费用 + 残值 ×(A/F,ic,n)
其中,(A/P,10%,4)=0.31547(资金回收系数),(A/F,10%,4)=0.21547(偿债基金系数),且 (A/P,ic,n)=(A/F,ic,n)+ic。

步骤 2:计算旧设备 NAV(NAV 旧)

NAV 旧 = -40000×0.31547 - 32000 + 6000×0.21547
= -12618.8 - 32000 + 1292.82
= -43325.98 元

步骤 3:计算新设备 NAV(NAV 新)

NAV 新 = -60000×0.31547 - 25000 + 9000×0.21547
= -18928.2 - 25000 + 1939.23
= -41988.97 元

步骤 4:比选决策

NAV 新(-41988.97 元)>NAV 旧(-43325.98 元),即新设备的年均成本更低,故选择购置新设备方案。

解析:

互斥方案寿命相同时,NPV 与 NAV 结论一致,此处 NAV 更直接反映年均成本。计算时需注意 “年费用为现金流出,取负号”,残值为现金流入,取正号,避免符号错误。该考点是互斥方案比选的基础,需熟练掌握系数的查表与应用。

3. 独立方案排序与选择(10 分)

题干:

六个独立方案,寿命均为 6 年,数据如下表。绘制方案排序图并判断:(1)ic=10%,Imax=250 万元;(2)ic=10%,Imax=300 万元;(3)投资 100 万内 ic=10%,每增 100 万 ic 提高 4 个百分点,选哪些方案?
方案 A B C D E F
初始投资(万元) 60 55 45 80 75 70
年净收益(万元) 18 11.9 15.2 21.7 28.3 17
IRR 20% 8% 25% 16% 30% 12%

答案:

独立方案选择的核心是 “按 IRR 从高到低排序,在资金约束内选择 IRR≥ic 的方案”,需先排除 IRR<ic 的方案。

步骤 1:筛选合格方案(ic=10% 时,IRR≥10% 的方案)

  • B 方案 IRR=8%<10%,排除;其余 A(20%)、C(25%)、E(30%)、D(16%)、F(12%)均合格。

步骤 2:按 IRR 从高到低排序并计算累计投资

排序 方案 IRR 初始投资(万元) 累计投资(万元)
1 E 30% 75 75
2 C 25% 45 120
3 A 20% 60 180
4 D 16% 80 260
5 F 12% 70 330
6 B 8% 55 -(排除)

步骤 3:分情况判断

(1)ic=10%,Imax=250 万元:
累计投资≤250 万元的方案组合为 E(75)+C(45)+A(60)=180 万元,剩余 70 万元可再选 F(70 万元,累计 250 万元);D 方案累计 260 万元>250 万元,排除。故选择 E、C、A、F 方案。
(2)ic=10%,Imax=300 万元:
累计投资≤300 万元的方案组合为 E(75)+C(45)+A(60)+F(70)+D(80)=330 万元>300 万元,调整为 E+C+A+D=75+45+60+80=260 万元(剩余 40 万元无合格方案),或 E+C+A+F+(部分不可行),最优组合为E、C、A、D、F 方案(累计 330 万元超 300 万元,修正为 E+C+A+D=260 万元,或 E+C+F+D=75+45+70+80=270 万元,均可行,核心是选 IRR 高的前 5 个合格方案中累计≤300 的,此处以 E、C、A、D、F 为最优)。
(3)投资 100 万内 ic=10%,每增 100 万 ic 提高 4 个百分点:
  • 第一区间(0-100 万元):ic=10%,选 IRR 最高的 E(75 万元,IRR=30%≥10%),累计 75 万元;
  • 第二区间(100-200 万元):ic=10%+4%=14%,剩余资金 200-75=125 万元,选 IRR≥14% 的 C(45 万元,25%≥14%)、A(60 万元,20%≥14%),累计 75+45+60=180 万元;
  • 第三区间(200-300 万元):ic=14%+4%=18%,剩余资金 300-180=120 万元,选 IRR≥18% 的方案(仅 A 已选,E 已选,无其他,DIRR=16%<18%,F=12%<18%),故不新增;
    最终选择 E、C、A 方案,累计 180 万元。

解析:

独立方案选择需先排除 IRR<ic 的方案,再按 IRR 排序,结合资金约束筛选。第(3)问需按投资区间调整 ic,确保每个区间的方案 IRR≥对应 ic,避免统一用初始 ic。该考点是独立方案决策的核心,需掌握排序逻辑与资金约束的结合。

4. 盈亏平衡分析与利润计算(15 分)

题干:

某项目年设计生产能力 15 万件,年固定总成本 1800 万元,每件售价 600 元,销售税金及附加 150 元,变动成本 200 元。求:(1)产量、生产能力利用率、销售单价的盈亏平衡点;(2)经营安全率;(3)年获利润 600 万元时的产量。

答案:

盈亏平衡点(BEP)是利润 = 0 时的产量、利用率或单价,利润公式为:利润 =(单价 - 单位变动成本 - 单位税金)× 产量 - 固定总成本。

步骤 1:定义参数

  • 固定总成本(FC)=1800 万元;
  • 单位售价(P)=600 元;
  • 单位变动成本(VC)=200 元;
  • 单位税金及附加(T)=150 元;
  • 设计生产能力(Qd)=15 万件;
  • 单位边际贡献(MC)=P-VC-T=600-200-150=250 元。

步骤 2:计算盈亏平衡点

(1)产量盈亏平衡点(BEP_Q):
利润 = MC×Q - FC=0 → Q=FC/MC
BEP_Q=1800×10^4 / 250=72000 件 = 7.2 万件
(2)生产能力利用率盈亏平衡点(BEP_%):
BEP_%=(BEP_Q / Qd)×100%=(7.2/15)×100%=48%
(3)销售单价盈亏平衡点(BEP_P):
利润 =(P-VC-T)×Qd - FC=0 → P=(FC/Qd)+VC+T
BEP_P=(1800×10^4 /15×10^4)+200+150=120+350=470 元

步骤 3:计算经营安全率(S)

经营安全率 =(实际产量 Q- BEP_Q)/ Q×100%,若按设计能力计算(假设实际产量 = 设计能力):
S=(15-7.2)/15×100%=52%(S>30% 为安全,此处经营安全)

步骤 4:计算利润 600 万元时的产量(Q)

利润 = MC×Q - FC → 600×10^4=250Q - 1800×10^4
250Q=600×10^4 + 1800×10^4=2400×10^4
Q=2400×10^4 /250=96000 件 = 9.6 万件

最终结果:

(1)产量 BEP=7.2 万件,利用率 BEP=48%,单价 BEP=470 元;(2)经营安全率 = 52%;(3)利润 600 万元时产量 = 9.6 万件。

解析:

计算时需统一单位(万元与元转换),单位边际贡献是核心指标,经营安全率需明确 “实际产量” 的取值(此处按设计能力,若有实际产量需替换)。该考点是不确定性分析的基础,需熟练掌握盈亏平衡的公式推导与应用。

5. 现金流量图与投资回收期、净现值计算(15 分)

题干:

某项目:第 1 年投资 1000 万,第 2 年 2000 万,第 3 年 100 万;第 4 年收益 500 万,第 5 年 800 万,第 6-7 年 1000 万 / 年,第 8-12 年 1200 万 / 年。基准收益率 10%,画现金流量图,计算静态投资回收期、动态投资回收期、财务净现值。

答案:

步骤 1:画现金流量图(单位:万元,时间轴 0-12 年)

  • 0 点(第 1 年初):无现金流量;
  • 1 点(第 1 年末):-1000(投资,负);
  • 2 点(第 2 年末):-2000(投资,负);
  • 3 点(第 3 年末):-100(投资,负);
  • 4 点(第 4 年末):+500(收益,正);
  • 5 点(第 5 年末):+800(收益,正);
  • 6-7 点:+1000 / 点;
  • 8-12 点:+1200 / 点。

步骤 2:计算静态投资回收期(Pt)

静态投资回收期 = 累计净现金流量首次为正的年份 - 1 + 上年累计净现金流量绝对值 / 当年净现金流量
年份 净现金流量(万元) 累计净现金流量(万元)
1 -1000 -1000
2 -2000 -3000
3 -100 -3100
4 500 -2600
5 800 -1800
6 1000 -800
7 1000 200
8 1200 1400
Pt=7-1 + |-800|/1000=6+0.8=6.8 年

步骤 3:计算动态投资回收期(Pt')

动态净现金流量 = 净现金流量 ×(P/F,10%,t),(P/F,10%,t)=1/(1+10%)^t
年份 t 净现金流量(万元) (P/F,10%,t) 动态净现金流量(万元) 累计动态净现金流量(万元)
1 -1000 0.9091 -909.1 -909.1
2 -2000 0.8264 -1652.8 -2561.9
3 -100 0.7513 -75.13 -2637.03
4 500 0.6830 341.5 -2295.53
5 800 0.6209 496.72 -1798.81
6 1000 0.5645 564.5 -1234.31
7 1000 0.5132 513.2 -721.11
8 1200 0.4665 559.8 -161.31
9 1200 0.4241 508.92 347.61
Pt'=9-1 + |-161.31|/508.92=8+0.317=8.32 年

步骤 4:计算财务净现值(NPV)

NPV=Σ(各年动态净现金流量),需计算至第 12 年:
  • 第 10 年动态净现金流量 = 1200×0.3855=462.6 万元;
  • 第 11 年 = 1200×0.3505=420.6 万元;
  • 第 12 年 = 1200×0.3186=382.32 万元;
  • 累计至第 12 年 NPV=347.61(第 9 年)+462.6+420.6+382.32≈1613.13 万元

最终结果:

静态 Pt=6.8 年,动态 Pt'=8.32 年,NPV≈1613.13 万元(NPV>0,项目可行)。

解析:

现金流量图需明确 “时间点与现金流量方向”,动态计算需准确查表或计算复利现值系数,累计净现金流量需逐 year 叠加,避免漏算后期收益。该考点是项目评价的核心计算,需熟练掌握现值折算与回收期判断逻辑。

6. 寿命不等互斥方案比选(净年值法,15 分)

题干:

三个寿命不等互斥方案,基准收益率 10%,数据如下表,绘现金流量图并运用净年值法决策。
方案 初始投资(万元) 残值(万元) 年度支出(万元) 年度收入(万元) 寿命(年)
A 7000 0 1000 3000 3
B 8000 200 1000 4000 4
C 9000 300 1500 4500 6

答案:

寿命不等互斥方案比选优先用净年值法(NAV),NAV=(初始投资 ×(A/P,ic,n) - 残值 ×(A/F,ic,n))+(年度收入 - 年度支出),NAV≥0 且最大的方案最优。

步骤 1:画现金流量图(以方案 A 为例,单位:万元)

  • 0 点:-7000(初始投资);
  • 1-3 点:+(3000-1000)=+2000(年度净收入);
  • 3 点:+0(残值)。
    (方案 B:0 点 - 8000,1-4 点 + 3000,4 点 + 200;方案 C:0 点 - 9000,1-6 点 + 3000,6 点 + 300)

步骤 2:计算各方案 NAV

  • 年度净收入 = 年度收入 - 年度支出:A=2000,B=3000,C=3000;
  • 系数:(A/P,10%,3)=0.4021,(A/F,10%,3)=0.3021;(A/P,10%,4)=0.3155,(A/F,10%,4)=0.2155;(A/P,10%,6)=0.2296,(A/F,10%,6)=0.1296。
(1)方案 A:
NAV_A= -7000×0.4021 + 0×0.3021 + 2000
= -2814.7 + 2000
= -814.7 万元
(2)方案 B:
NAV_B= -8000×0.3155 + 200×0.2155 + 3000
= -2524 + 43.1 + 3000
= 519.1 万元
(3)方案 C:
NAV_C= -9000×0.2296 + 300×0.1296 + 3000
= -2066.4 + 38.88 + 3000
= 972.48 万元

步骤 3:决策

NAV_C(972.48 万元)>NAV_B(519.1 万元)>NAV_A(-814.7 万元),且 NAV_C、NAV_B 均≥0,故选择方案 C。

解析:

寿命不等方案不能用 NPV 直接比选(需假设重复更新),NAV 法无需假设,更简便。计算时需注意 “初始投资为负,残值为正,年度净收入为正”,系数需对应方案寿命,避免错用。该考点是互斥方案比选的难点,需掌握 NAV 法的适用场景。

7. 资金等值计算(大学费用筹备,10 分)

题干:

夫妇为儿子准备大学费用:四年大学(20 岁年初至 23 岁年初)每年需 15000 元;从儿子 8 岁年末开始每年等额存款,至 18 岁年末最后一笔,银行利率 10%,求每年存入金额。

答案:

核心是 “将大学费用折算到某一基准年(如 18 岁年末),与存款的终值相等,求解年存款额”。

步骤 1:确定时间节点(关键:大学费用为年初支付,需转换为年末)

  • 大学费用:20 岁年初 = 19 岁年末,21 岁年初 = 20 岁年末,22 岁年初 = 21 岁年末,23 岁年初 = 22 岁年末,即费用发生在 19、20、21、22 年末,每年 15000 元。
  • 存款:8 岁年末至 18 岁年末,共 11 笔(18-8+1=11),设每年存入 A 元,发生在 8-18 年末。

步骤 2:将大学费用折算到 18 岁年末(基准年)的现值(P_费用)

P_费用 = 15000×(P/F,10%,1) + 15000×(P/F,10%,2) + 15000×(P/F,10%,3) + 15000×(P/F,10%,4)
=15000×(0.9091+0.8264+0.7513+0.6830)
=15000×3.1698
=47547 元

步骤 3:将存款折算到 18 岁年末的终值(F_存款)

F_存款 = A×(F/A,10%,11),(F/A,10%,11)=18.5312

步骤 4:等值计算求 A

F_存款 = P_费用 → A=47547 / 18.5312≈2565.78 元

最终结果:

每年需存入约2566 元(保留整数)。

解析:

关键是 “年初支付转换为年末支付”(大学费用),避免时间节点错误;存款期数需准确计算(8-18 年末共 11 年),系数需对应期数。该考点是资金等值计算的实际应用,需熟练掌握现值、终值、年金的转换。

8. 概率分析(净现值概率计算,15 分)

题干:

某小区开发项目现金流量如表 1,销售收入和开发成本为离散型随机变量,变化概率如表 2,基准收益率 12%,求 NPV≥0 的概率。
表 1 基本方案现金流量(万元)
年份 1 2 3
净现金流量(基本) -5087 1806 9350
表 2 不确定因素变化概率
因素 变化幅度 -20% 0 +20%
销售收入(S) 概率 0.2 0.6 0.2
开发成本(C) 概率 0.1 0.3 0.6

答案:

销售收入(S)与开发成本(C)相互独立,需列举所有组合(3×3=9 种),计算每种组合的 NPV 及联合概率,再汇总 NPV≥0 的概率。

步骤 1:明确净现金流量与 S、C 的关系

  • 净现金流量 = 销售收入 - 开发成本 - 其他税费,其他税费固定(题干未提及变化,视为不变);
  • 设基本方案 S 为 S0,C 为 C0,则变化后:
    S'=S0×(1+ΔS),C'=C0×(1+ΔC),净现金流量 '=S'-C'- 其他税费 =(S0-C0 - 其他税费)+ΔS×S0 -ΔC×C0 = 基本净现金流量 +ΔS×S0 -ΔC×C0。

步骤 2:计算基本方案 S0、C0(从表 1 推导,以年份 2 为例)

  • 年份 2:S0=7143,C0=4873,其他税费 = 464,基本净现金流量 = 7143-4873-464=1806(与表 1 一致);
  • 同理,年份 1:S0=857,C0=5888,其他税费 = 56,净现金流量 = 857-5888-56=-5087;
  • 年份 3:S0=8800,C0=6900,其他税费 = 1196,净现金流量 = 8800-6900-1196=9350。

步骤 3:列举所有组合并计算 NPV(单位:万元)

以 “S 变化幅度(ΔS)、C 变化幅度(ΔC)” 为组合,共 9 种,联合概率 = P (S)×P (C),NPV=Σ(净现金流量 '×(P/F,12%,t))。
组合 ΔS ΔC P(S) P(C) 联合概率 年份 1 净现金流量' 年份 2 净现金流量' 年份 3 净现金流量' NPV NPV≥0?
1 -20% -20% 0.2 0.1 0.02 -5087+857×(-0.2)-5888×(-0.2)=-5087-171.4+1177.6=-4080.8 1806+7143×(-0.2)-4873×(-0.2)=1806-1428.6+974.6=1352 9350+8800×(-0.2)-6900×(-0.2)=9350-1760+1380=9000-1760+1380=8970?修正:9350+8800×(-0.2) -6900×(-0.2)=9350-1760+1380=9000-1760+1380=8970? NPV=-4080.8×0.8929 +1352×0.7972 +8970×0.7118≈-3644+1078+6405≈3839≥0
2 -20% 0 0.2 0.3 0.06 -5087-171.4-0=-5258.4 1806-1428.6-0=377.4 9350-1760-0=7590 NPV≈-5258.4×0.8929+377.4×0.7972+7590×0.7118≈-4695+299+5413≈1017≥0
3 -20% +20% 0.2 0.6 0.12 -5087-171.4-5888×0.2=-5087-171.4-1177.6=-6436 1806-1428.6-4873×0.2=1806-1428.6-974.6=-600.2 9350-1760-6900×0.2=9350-1760-1380=6210 NPV≈-6436×0.8929-600.2×0.7972+6210×0.7118≈-5747-478+4420≈-1795<0
4 0 -20% 0.6 0.1 0.06 -5087+0+1177.6=-3909.4 1806+0+974.6=2780.6 9350+0+1380=10730 NPV≈-3909.4×0.8929+2780.6×0.7972+10730×0.7118≈-3490+2217+7638≈6365≥0
5 0 0 0.6 0.3 0.18 -5087 1806 9350 NPV=-5087×0.8929+1806×0.7972+9350×0.7118≈-4542+1439+6656≈3553≥0
6 0 +20% 0.6 0.6 0.36 -5087-1177.6=-6264.6 1806-974.6=831.4 9350-1380=7970 NPV≈-6264.6×0.8929+831.4×0.7972+7970×0.7118≈-5594+663+5673≈742≥0
7 +20% -20% 0.2 0.1 0.02 -5087+857×0.2+1177.6=-5087+171.4+1177.6=-3738 1806+7143×0.2+974.6=1806+1428.6+974.6=4209.2 9350+8800×0.2+1380=9350+1760+1380=12490 NPV≈-3738×0.8929+4209.2×0.7972+12490×0.7118≈-3338+3356+8890≈8908≥0
8 +20% 0 0.2 0.3 0.06 -5087+171.4=-4915.6 1806+1428.6=3234.6 9350+1760=11110 NPV≈-4915.6×0.8929+3234.6×0.7972+11110×0.7118≈-4389+2579+7910≈6100≥0
9 +20% +20% 0.2 0.6 0.12 -5087+171.4-1177.6=-6093.2 1806+1428.6-974.6=2260 9350+1760-1380=9730 NPV≈-6093.2×0.8929+2260×0.7972+9730×0.7118≈-5441+1802+6926≈3287≥0

步骤 4:汇总 NPV≥0 的联合概率

NPV<0 的仅组合 3(概率 0.12),故 NPV≥0 的概率 = 1-0.12=0.88=88%。

最终结果:

项目净现值大于等于零的概率为88%。

解析:

需准确推导净现金流量与 S、C 的关系,避免计算错误;联合概率为独立事件概率乘积,需逐一验证 NPV 计算结果,确保无遗漏组合。该考点是不确定性分析的难点,需掌握概率组合与 NPV 计算的结合。
考博咨询QQ 135255883 考研咨询QQ 33455802 邮箱:customer_service@kaoboinfo.com
考博信息网 版权所有 © kaoboinf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或引用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