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科大学 2025 年 “申请 - 考核” 制 (补充批次) 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您现在的位置: 考博信息网 >> 文章中心 >> 院校信息 >> 招生简章 >> 正文 首都医科大学 2025 年 “申请 - 考核” 制 (补充批次) 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考研试卷库
首都医科大学 2025 年 “申请 - 考核” 制 (补充批次) 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首都医科大学 2025 年 “申请 - 考核” 制 (补充批次) 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一、基础医学院(学院代码:001)

(一)导师及研究方向

  • 黄海霞:专业代码 071003,招生专业生理学,研究方向为离子通道与糖脂代谢研究,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2 人。
  • 郑焱:专业代码 071003,招生专业生理学,研究方向为学习记忆神经环路及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研究,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雷慧萌:专业代码 071006,招生专业神经生物学,研究方向为自闭症和强迫症的发病机制研究,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杨朝阳:专业代码 071006,招生专业神经生物学,研究方向为应用组织工程学方法修复脑损伤的研究,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2 人。
  • 尹艳玲:专业代码 071006,招生专业神经生物学,研究方向为卒中后认知障碍发病机制及其治疗策略的研究,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刘琰:专业代码 071006,招生专业神经生物学,研究方向为本能行为的神经环路及睡眠机制研究,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闫致强:专业代码 071006,招生专业神经生物学,研究方向为感觉神经生物学的研究,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郑君芳:专业代码 071010,招生专业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方向为肿瘤发生发展机制及肿瘤标志物鉴定研究,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金新春:专业代码 100101,招生专业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研究方向为脑血管病与认知研究,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张秀英:专业代码 100101,招生专业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研究方向为线粒体与组织损伤修复,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张须龙:专业代码 100102,招生专业免疫学,研究方向为肺脏免疫应答与调控研究,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王培刚:专业代码 100103,招生专业病原生物学,研究方向为病毒宿主相互作用研究,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吴燕:专业代码 100103,招生专业病原生物学,研究方向为病毒感染机制与抗病毒药物的研究,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曲爱娟:专业代码 100104,招生专业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研究方向为代谢与重塑相关心血管疾病,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王伟:专业代码 100104,招生专业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研究方向为心血管疾病基础与临床研究,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2 人。
  • 金增亮:专业代码 100706,招生专业药理学,研究方向为神经精神药理及新药研发,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张海燕:专业代码 071009,招生专业细胞生物学,研究方向为干细胞诱导分化的研究 (与内蒙古医科大学合作),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合作培养单位为内蒙古医科大学 (赵丽霞)。
  • 王宇童:专业代码 071009,招生专业细胞生物学,研究方向为中蒙药功能多糖挖掘与代谢性疾病防治作用的研究 (与内蒙古医科大学合作),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合作培养单位为内蒙古医科大学 (薛慧婷)。
  • 单琳:专业代码 071010,招生专业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方向为肿瘤进展及免疫逃逸中表观遗传调控分子机制的研究 (与内蒙古医科大学合作),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合作培养单位为内蒙古医科大学 (闫佳)。
  • 曲显俊:专业代码 100706,招生专业药理学,研究方向为分子靶向药物及抗肿瘤药物药理 (与内蒙古医科大学合作),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合作培养单位为内蒙古医科大学 (王凤玲)。
  • 薛明:专业代码 100706,招生专业药理学,研究方向为中蒙药抗肝纤维化药理的研究 (与内蒙古医科大学合作),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合作培养单位为内蒙古医科大学 (马月宏)。
  • 叶海虹:专业代码 071007,招生专业遗传学,研究方向为肿瘤系统生物学研究,阿尔兹海默症发生发展机理的研究 (与南方科技大学合作),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合作培养单位为南方科技大学医学院 (徐鹰)。
  • 谢萍:专业代码 071009,招生专业细胞生物学,研究方向为肿瘤发生发展的分子基础及其转化应用研究 (与南方科技大学合作),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合作培养单位为南方科技大学医学院 (董金堂)。
  • 李丽英:专业代码 071009,招生专业细胞生物学,研究方向为骨骼发育与稳态调节及骨相关疾病研究 (与南方科技大学合作),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合作培养单位为南方科技大学医学院 (曹惠玲)。
  • 王宇童:专业代码 071009,招生专业细胞生物学,研究方向为从事解析新型 RNA/DNA 表观遗传学修饰调节异常促进疾病发生的分子机制 (与南方科技大学合作),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合作培养单位为南方科技大学医学院 (陈浩)。
  • 吴巍:专业代码 071010,招生专业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方向为通过运用冷冻电镜技术,结合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方法研究与疾病相关的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 (与南方科技大学合作),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合作培养单位为南方科技大学医学院 (李婉秋)。
  • 吴燕:专业代码 100103,招生专业病原生物学,研究方向为围绕病原感染免疫致病机制和免疫治疗新策略深入开展研究 (与南方科技大学合作),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合作培养单位为南方科技大学医学院 (张政)。
  • 张建亮:专业代码 071006,招生专业神经生物学,研究方向为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及干预策略研究 (创新中心合作计划),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备注为创新中心合作计划。
  • 刘琰:专业代码 071006,招生专业神经生物学,研究方向为本能行为的神经分子机制 (创新中心合作计划),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备注为创新中心合作计划。
  • 单琳:专业代码 071010,招生专业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方向为基因转录的表观遗传失调和肿瘤微环境重塑研究 (创新中心合作计划),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备注为创新中心合作计划。

二、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学院代码:002)

(一)导师及研究方向

  • 陈卉:专业代码 083100,招生专业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方向为多模态医学数据表示与融合研究,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谷宇:专业代码 083100,招生专业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方向为智能传感器与机器人系统、医学图像处理与人工智能技术的研究,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3 人。
  • 张海霞:专业代码 083100,招生专业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方向为眼生物力学研究,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金见悦:专业代码 083100,招生专业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方向为放射引起的免疫损伤研究 (创新中心合作计划),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备注为创新中心合作计划。

三、公共卫生学院(学院代码:003)

(一)导师及研究方向

  • 孙生志:专业代码 100401,招生专业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研究方向为环境流行病学研究,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张玲:专业代码 100401,招生专业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研究方向为重大慢性病多组学精准防控研究,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高艾:专业代码 100402,招生专业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研究方向为新型环境污染物的健康危害、机制及干预研究,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余焕玲:专业代码 100403,招生专业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研究方向为生命早期营养研究,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席元第:专业代码 100403,招生专业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研究方向为膳食营养与慢性病研究,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肖荣:专业代码 100403,招生专业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研究方向为膳食营养与神经科学研究,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麻微微:专业代码 100403,招生专业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研究方向为饮食、营养与慢性疾病研究,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陈瑞:专业代码 100405,招生专业卫生毒理学,研究方向为机器学习的预警体系构建、环境流行病学及肠道稳态研究,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段军超:专业代码 100405,招生专业卫生毒理学,研究方向为环境污染物致心血管损伤及毒性机制研究,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李艳博:专业代码 100405,招生专业卫生毒理学,研究方向为颗粒物毒理学,纳米毒理学研究,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韩优莉:专业代码 1004Z1,招生专业卫生事业管理学,研究方向为医疗保障与医疗服务行为研究,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庞元凤:专业代码 1004Z2,招生专业卫生检验与检疫,研究方向为基于纳米材料的生物传感及分子诊断学研究,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四、医学人文学院(学院代码:004)

(一)导师及研究方向

  • 张博源:专业代码 1004Z1,招生专业卫生事业管理学,研究方向为医疗卫生公共政策与法律研究,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刘兰秋:专业代码 1004Z1,招生专业卫生事业管理学,研究方向为医疗服务中的法律问题研究,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五、药学院(学院代码:005)

(一)导师及研究方向

  • 张晓艳:专业代码 100704,招生专业药物分析学,研究方向为分子识别与精准生物检测研究,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王玉记:专业代码 100701,招生专业药物化学,研究方向为胶质瘤药物的设计、合成和药效学研究 (创新中心合作计划),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备注为创新中心合作计划。
  • 李莉:专业代码 100701,招生专业药物化学,研究方向为生物功能导向的小分子化合物的合成及药物衍生物修饰 (创新中心合作计划),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备注为创新中心合作计划。

六、中医药学院(学院代码:006)

(一)导师及研究方向

  • 胡雅婷:专业代码 1007Z2,招生专业天然药物学,研究方向为药用植物天然活性成分合成生物学研究,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王伽伯:专业代码 1007Z2,招生专业天然药物学,研究方向为中药药理与新药开发研究,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刘仁慧:专业代码 1007Z2,招生专业天然药物学,研究方向为中药及复方药效及机制研究,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七、护理学院(学院代码:007)

(一)导师及研究方向

  • 景丽伟:专业代码 101100,招生专业护理学,研究方向为智慧慢病护理与康复、智慧整合照护研究,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刘均娥:专业代码 101100,招生专业护理学,研究方向为癌症康复、老年健康护理、母婴健康研究,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常红:专业代码 101100,招生专业护理学,研究方向为脑血管病护理创新策略与实践,智慧护理技术应用研究,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杨芳宇:专业代码 101100,招生专业护理学,研究方向为智慧护理、心理照护策略、老年照护优化研究,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八、宣武医院(学院代码:008)

(一)导师及研究方向

  • 赵海苹:专业代码 071006,招生专业神经生物学,研究方向为脑缺血的免疫机制和转化研究,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卢洁:专业代码 083100,招生专业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方向为神经影像学研究,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曹鹏:专业代码 083100,招生专业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方向为脑机接口运动解码与转化研究,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孙宇:专业代码 100201,招生专业内科学,研究方向为糖尿病多组学生物数据预测模型构建、胰岛 β 细胞功能调控、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等领域,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不确定导师:专业代码 100201,招生专业内科学,研究方向为肺部真菌和肿瘤性疾病的临床和机制研究,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郝峻巍:专业代码 100204,招生专业神经病学,研究方向为神经免疫疾病与脑血管病研究,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吉训明:专业代码 100204,招生专业神经病学,研究方向为脑卒中防治与转化医学研究,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李玉皓:专业代码 100204,招生专业神经病学,研究方向为癫痫的病理机制与干预研究,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唐毅:专业代码 100204,招生专业神经病学,研究方向为阿尔茨海默病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发病机制与早期诊治研究,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吴迪:专业代码 100204,招生专业神经病学,研究方向为缺血性卒中脑保护临床转化研究,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任长虹:专业代码 100204,招生专业神经病学,研究方向为非药物干预策略保护缺血性脑损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卢洁:专业代码 100207,招生专业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研究方向为脑功能与分子影像,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王培昌:专业代码 100208,招生专业临床检验诊断学,研究方向为阿尔茨海默病分子机制及早期标志物研究,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赵国光:专业代码 100210,招生专业外科学(神外),研究方向为脑网络疾病与功能神经外科、脑机接口研究与医学转化,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焦力群:专业代码 100210,招生专业外科学(神外),研究方向为脑血管疾病与脑网络的相关性及数据分析,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张旭乡:专业代码 100212,招生专业眼科学,研究方向为神经眼科、眼底病,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赵磊:专业代码 100217,招生专业麻醉学,研究方向为老年患者围术期认知功能保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朴月善:专业代码 1002Z5,招生专业临床病理学,研究方向为脑肿瘤和难治性癫痫相关的分子病理学研究,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葛献鹏:专业代码 1003Z2,招生专业口腔颌面外科学,研究方向为颅颌面骨关节疾病与骨软骨生物学研究,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李静:专业代码 105101,招生专业内科学(心血管病),研究方向为血管内皮损伤与修复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招生类型为专业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夏经钢:专业代码 105101,招生专业内科学(心血管病),研究方向为急性心肌梗死的代谢炎症机制和老年共病综合干预研究,招生类型为专业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尹春琳:专业代码 105101,招生专业内科学(心血管病),研究方向为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发生微血管阻塞的代谢机制研究,招生类型为专业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马丽娜:专业代码 105103,招生专业老年医学,研究方向为老年衰弱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招生类型为专业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郭秀海:专业代码 105104,招生专业神经病学,研究方向为脑血管病精准防治研究,招生类型为专业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贾龙飞:专业代码 105104,招生专业神经病学,研究方向为阿尔茨海默病及其他认知障碍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招生类型为专业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马青峰:专业代码 105104,招生专业神经病学,研究方向为急性脑血管病临床、影像及基础研究,招生类型为专业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马欣:专业代码 105104,招生专业神经病学,研究方向为脑血管病基础与临床研究,招生类型为专业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秦琪:专业代码 105104,招生专业神经病学,研究方向为认知障碍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机制研究,招生类型为专业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鲁世保:专业代码 105111,招生专业外科学(骨外),研究方向为脊柱退变疾病相关研究,招生类型为专业学位(◆),招生人数 2 人。
  • 洪韬:专业代码 105111,招生专业外科学(神外),研究方向为脑血管病的机制和外科治疗,招生类型为专业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赵国光:专业代码 105111,招生专业外科学(神外),研究方向为脑网络疾病与功能神经外科、脑科学研究与医学转化,招生类型为专业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张宇清:专业代码 105111,招生专业外科学(神外),研究方向为基于帕金森病的情感脑机接口与睡眠脑机接口研究,招生类型为专业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吴浩:专业代码 105111,招生专业外科学(神外),研究方向为脊髓损伤微环境调控与再生修复机制研究,招生类型为专业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张毅:专业代码 105111,招生专业外科学(胸心外),研究方向为肺癌的早期诊断与微创外科治疗,招生类型为专业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朴月善:专业代码 105119,招生专业临床病理,研究方向为神经病理、难治性癫痫和脑肿瘤的临床和分子病理研究,招生类型为专业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邢英琦:专业代码 105124,招生专业超声医学,研究方向为脑、颈部血管及四肢血管超声的研究,招生类型为专业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武力勇:专业代码 100204,招生专业神经病学,研究方向为额颞叶痴呆及朊蛋白病的发病机制研究及治疗研究(创新中心合作计划),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备注为创新中心合作计划。
  • 洪韬:专业代码 100210,招生专业外科学(神外),研究方向为脑血管病的机制和创新疗法(创新中心合作计划),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备注为创新中心合作计划。
  • 王红星:专业代码 105104,招生专业神经病学,研究方向为神经调控与脑功能疾病研究(创新中心合作计划),招生类型为专业学位(◆),招生人数 1 人,备注为创新中心合作计划。
  • 唐毅:专业代码 100204,招生专业神经病学,研究方向为阿尔茨海默病的神经免疫致病机制及新型治疗方式(创新中心合作计划),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备注为创新中心合作计划。

九、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学院代码:009)

(一)导师及研究方向

  • 杨国威:专业代码 100103,招生专业病原生物学,研究方向为病原体与宿主相互作用研究,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尤红:专业代码 100201,招生专业内科学(消化系病),研究方向为肝纤维化 / 肝硬化的临床诊治和发病机理,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朱圣韬:专业代码 100201,招生专业内科学(消化系病),研究方向为肠易激综合征病因及发病机制研究,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黄坚:专业代码 100201,招生专业内科学(消化系病),研究方向为遗传代谢性肝病基因突变及其致病机制、肿瘤基因组不稳定性及诊断标志物研究,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孙秀静:专业代码 100201,招生专业内科学(消化系病),研究方向为消化系统肿瘤的发病机制及早诊早治,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郭水龙:专业代码 100201,招生专业内科学(消化系病),研究方向为消化道癌前疾病和早癌机制研究及诊疗技术研发,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李鹏:专业代码 100201,招生专业内科学(消化系病),研究方向为消化道早癌的发病机制与内镜微创诊治研究,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龚树生:专业代码 100213,招生专业耳鼻咽喉科学,研究方向为耳科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柳柯:专业代码 100213,招生专业耳鼻咽喉科学,研究方向为耳神经生物学、耳科重大疾病发病机制与临床干预研究,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田贵华:专业代码 1002Z7,招生专业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研究方向为针药结合防治慢性疼痛的智能诊疗、循证评价和效应机制研究,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鄢丹:专业代码 1007Z2,招生专业天然药物学,研究方向为中药质量评价与临床合理用药研究,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刘燕鹰:专业代码 105101,招生专业内科学(风湿病),研究方向为自身免疫病发病机制及免疫治疗研究,招生类型为专业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李鹏:专业代码 105101,招生专业内科学(消化系病),研究方向为消化道早癌的发病机制与内镜微创诊治研究,招生类型为专业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王拥军:专业代码 105101,招生专业内科学(消化系病),研究方向为消化系病微创治疗,招生类型为专业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尤红:专业代码 105101,招生专业内科学(消化系病),研究方向为肝纤维化 / 肝硬化的临床诊治和发病机理研究,招生类型为专业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王昭:专业代码 105101,招生专业内科学(血液病),研究方向为噬血细胞综合征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招生类型为专业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颜伏归:专业代码 105101,招生专业内科学(呼吸系病),研究方向为哮喘的发病机制及临床防治、重症肺炎的免疫学发病机制及防治研究,招生类型为专业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王国兴:专业代码 105107,招生专业急诊医学,研究方向为脓毒症心肌损伤机制及保护药物研究,招生类型为专业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郭艾:专业代码 105111,招生专业外科学(骨外),研究方向为骨关节疾病研究,招生类型为专业学位(◆),招生人数 1 人,含 1 个少数民族骨干计划。
  • 牛亦农:专业代码 105111,招生专业外科学(泌尿外),研究方向为泌尿外科疾病、肾脏移植研究,招生类型为专业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张忠涛:专业代码 105111,招生专业外科学(普外),研究方向为胃肠、肝胆胰、减重与代谢外科及微创外科,招生类型为专业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张鹏:专业代码 105111,招生专业外科学(普外),研究方向为减重手术治疗代谢性疾病的临床结局及机制研究,招生类型为专业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姚宏伟:专业代码 105111,招生专业外科学(普外),研究方向为结直肠外科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招生类型为专业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王友彬:专业代码 105111,招生专业外科学(整形),研究方向为瘢痕疙瘩的病理机制研究,招生类型为专业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赵晓涛:专业代码 105120,招生专业临床检验诊断学,研究方向为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的临床应用研究,招生类型为专业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曹邦伟:专业代码 105121,招生专业肿瘤学,研究方向为恶性肿瘤的诊断与治疗研究(规培专业为内科、放射肿瘤科可报考),招生类型为专业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王振常:专业代码 105123,招生专业放射影像学,研究方向为医学影像诊断学、医学影像人工智能研究,招生类型为专业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尤红:专业代码 100201,招生专业内科学(消化系病),研究方向为肝纤维化 / 肝硬化的临床诊治和发病研究(创新中心合作计划),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备注为创新中心合作计划。

十、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学院代码:010)

(一)导师及研究方向

  • 张栋:专业代码 100201,招生专业内科学(消化系病),研究方向为自身免疫性疾病及炎症相关性疾病的免疫学发病机制及治疗研究,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李海潮:专业代码 100201,招生专业内科学(呼吸系病),研究方向为非 HIV 患者 PCP 的发病机制及诊治研究,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李洁琼:专业代码 100201,招生专业内科学(呼吸系病),研究方向为呼吸感染性疾病的多组学及致病机制研究,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宋楠:专业代码 100201,招生专业内科学(呼吸系病),研究方向为呼吸系统感染免疫研究,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李晶:专业代码 100201,招生专业内科学(心血管病),研究方向为心血管疾病与肠道微生物研究,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杨旗:专业代码 100207,招生专业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研究方向为心脑血管疾病影像诊断学研究,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贾秀琴:专业代码 100207,招生专业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研究方向为脑血管及神经退行性疾病神经影像学研究,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胡小鹏:专业代码 100210,招生专业外科学(泌尿外),研究方向为肾移植、泌尿系统肿瘤研究,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王广:专业代码 105101,招生专业内科学(内分泌与代谢病),研究方向为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甲状腺疾病研究,招生类型为专业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李海潮:专业代码 105101,招生专业内科学(呼吸系病),研究方向为慢性气道疾病的呼吸困难机制评价及康复研究,招生类型为专业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黄克武:专业代码 105101,招生专业内科学(呼吸系病),研究方向为肺衰老与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研究,招生类型为专业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刘心娟:专业代码 105101,招生专业内科学(消化系病),研究方向为炎症性肠病与肠道微生态研究,招生类型为专业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李红:专业代码 105101,招生专业内科学(心血管病),研究方向为心力衰竭、高血压、肿瘤心脏病研究,招生类型为专业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唐子人:专业代码 105107,招生专业急诊医学,研究方向为心肺脑复苏的诊断与治疗;急危重症诊治研究,招生类型为专业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陶勇:专业代码 105116,招生专业眼科学,研究方向为眼底病、葡萄膜炎研究,招生类型为专业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张娟:专业代码 105117,招生专业耳鼻咽喉科学,研究方向为耳科学、听力学研究,招生类型为专业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吴安石:专业代码 105118,招生专业麻醉学,研究方向为麻醉和肺、脑保护研究,招生类型为专业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李一丹:专业代码 105124,招生专业超声医学,研究方向为右心重构与功能多模态超声影像评估及人工智能应用研究,招生类型为专业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葛辉玉:专业代码 105124,招生专业超声医学,研究方向为超声分子影像技术研究,招生类型为专业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杨敏福:专业代码 105125,招生专业核医学,研究方向为心血管核医学研究,招生类型为专业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王左敏:专业代码 105200,招生专业口腔医学,研究方向为牙周病与全身病的相关关系研究,招生类型为专业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陶勇:专业代码 100212,招生专业眼科学,研究方向为眼部药物递送、眼内液免疫成分及病原微生物检测、眼底病机制研究(创新中心合作计划),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备注为创新中心合作计划。
  • 海涌:专业代码 105111,招生专业外科学(骨外),研究方向为脊柱畸形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创新中心合作计划),招生类型为专业学位(◆),招生人数 1 人,备注为创新中心合作计划。
  • 十一、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学院代码:011)

    (一)导师及研究方向

    • 曹曦:专业代码 100201,招生专业内科学(内分泌与代谢病),研究方向为代谢与肥胖发生机制及转化研究,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郭彩霞:专业代码 100201,招生专业内科学(心血管病),研究方向为冠心病发病机制与防治研究,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侯胜平:专业代码 100212,招生专业眼科学,研究方向为免疫性眼病基础及临床转化研究,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焦永红:专业代码 100212,招生专业眼科学,研究方向为先天性颅神经支配异常疾病的影像学和分子遗传学研究,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李仕明:专业代码 100212,招生专业眼科学,研究方向为近视眼发生机制和预防治疗研究,眼科临床流行病学研究,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卿国平:专业代码 100212,招生专业眼科学,研究方向为青光眼发病机制、临床诊断和治疗、视神经保护研究,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万修华:专业代码 100212,招生专业眼科学,研究方向为白内障、高度近视眼的研究,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张新媛:专业代码 100212,招生专业眼科学,研究方向为眼底病的临床(随机双盲对照试验)与临床基础研究,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接英:专业代码 100212,招生专业眼科学,研究方向为角膜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2 人。
    • 姜利斌:专业代码 100212,招生专业眼科学,研究方向为视神经疾病与眼肿瘤疾病防治研究,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袁进:专业代码 100212,招生专业眼科学,研究方向为炎症性眼部疾病发病机制及成像装备研发,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2 人。
    • 李树宁:专业代码 100212,招生专业眼科学,研究方向为青光眼的研究,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宋旭东:专业代码 100212,招生专业眼科学,研究方向为晶状体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蓝凤:专业代码 100213,招生专业耳鼻咽喉科学,研究方向为鼻病免疫学研究,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3 人。
    • 王明:专业代码 100213,招生专业耳鼻咽喉科学,研究方向为慢性鼻黏膜炎症的调控与干预研究,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王硕:专业代码 100213,招生专业耳鼻咽喉科学,研究方向为听力学与言语感知科学研究,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张罗:专业代码 100213,招生专业耳鼻咽喉科学,研究方向为鼻内镜外科技术和鼻过敏科学研究,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王成硕:专业代码 100213,招生专业耳鼻咽喉科学,研究方向为鼻腔疾病的临床及基础研究,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2 人。
    • 张媛:专业代码 100213,招生专业耳鼻咽喉科学,研究方向为鼻过敏科学和鼻内镜外科学的研究,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张洋:专业代码 100213,招生专业耳鼻咽喉科学,研究方向为头颈部肿瘤研究,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韩德民:专业代码 100213,招生专业耳鼻咽喉科学,研究方向为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闫冰:专业代码 100213,招生专业耳鼻咽喉科学,研究方向为鼻黏膜慢性疾病发病机制研究,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陈晓红:专业代码 100213,招生专业耳鼻咽喉科学,研究方向为晚期头颈恶性肿瘤肺转移的发生机制及治疗对策研究,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李永新:专业代码 100213,招生专业耳鼻咽喉科学,研究方向为耳科临床及基础研究,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杨金奎:专业代码 105101,招生专业内科学(内分泌与代谢病),研究方向为糖尿病发病机理与并发症防治,招生类型为专业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于磊:专业代码 105111,招生专业外科学(胸心外),研究方向为胸腺肿瘤、肺癌发病机理和食管疾病微创手术研究,招生类型为专业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宋红欣:专业代码 105116,招生专业眼科学,研究方向为眼科学,视光学,自适应光学眼底成像研究,招生类型为专业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王成硕:专业代码 105117,招生专业耳鼻咽喉科学,研究方向为鼻腔疾病的临床及基础研究,招生类型为专业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张罗:专业代码 105117,招生专业耳鼻咽喉科学,研究方向为鼻内镜外科技术和鼻过敏科学研究,招生类型为专业学位(◆),招生人数 2 人。
    • 杨金奎:专业代码 100201,招生专业内科学(内分泌与代谢病),研究方向为代谢性疾病发病机理与新药靶点研究(创新中心合作计划),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备注为创新中心合作计划。
    • 金子兵:专业代码 100212,招生专业眼科学,研究方向为干细胞再生医学研究(创新中心合作计划),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备注为创新中心合作计划。
    • 王宁利:专业代码 100212,招生专业眼科学,研究方向为青光眼发病机制及临床诊治;青少年眼健康及近视防控;前沿生物技术眼科临床转化(创新中心合作计划),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备注为创新中心合作计划。

    十二、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学院代码:012)

    (一)导师及研究方向

    • 付林:专业代码 100201,招生专业内科学(血液病),研究方向为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基础和临床研究,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王伊龙:专业代码 100204,招生专业神经病学,研究方向为脑血管病、临床流行病学研究,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李子孝:专业代码 100204,招生专业神经病学,研究方向为脑血管病脑功能精准评估与调控研究,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刘改芬:专业代码 100204,招生专业神经病学,研究方向为脑血管病流行病学研究,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熊云云:专业代码 100204,招生专业神经病学,研究方向为缺血性卒中再灌注治疗研究,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田德财:专业代码 100204,招生专业神经病学,研究方向为神经免疫疾病的临床,影像和基础研究,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金薇娜:专业代码 100204,招生专业神经病学,研究方向为神经免疫疾病的基础与转化研究,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孟霞:专业代码 100204,招生专业神经病学,研究方向为脑血管病研究,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吴建平:专业代码 100204,招生专业神经病学,研究方向为卒中、癫痫发病机制与干预研究,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2 人。
    • 刘丽萍:专业代码 100204,招生专业神经病学,研究方向为神经急重症研究,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缪中荣:专业代码 100204,招生专业神经病学,研究方向为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研究,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冀瑞俊:专业代码 100204,招生专业神经病学,研究方向为脑血管病与脑功能重建研究,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刘亚欧:专业代码 100207,招生专业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研究方向为神经影像学、神经肿瘤和神经免疫影像学研究,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张国军:专业代码 100208,招生专业临床检验诊断学,研究方向为神经系统疾病实验室诊断相关研究与应用,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张凯:专业代码 100210,招生专业外科学(神外),研究方向为癫痫外科研究,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曹勇:专业代码 100210,招生专业外科学(神外),研究方向为脑血管疾病、脑肿瘤免疫微环境研究,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备注为有神经免疫学背景者优先。
    • 高峰:专业代码 105104,招生专业神经病学,研究方向为脑血管病介入治疗,脑血管病人工智能辅助诊疗研究,招生类型为专业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鞠奕:专业代码 105104,招生专业神经病学,研究方向为脑血管病和前庭医学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招生类型为专业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马宁:专业代码 105104,招生专业神经病学,研究方向为神经介入放射研究,招生类型为专业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王永刚:专业代码 105104,招生专业神经病学,研究方向为原发性头痛研究,招生类型为专业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徐俊:专业代码 105104,招生专业神经病学,研究方向为认知障碍的发病机制及转化应用研究,招生类型为专业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赵性泉:专业代码 105104,招生专业神经病学,研究方向为脑血管病、脑老化研究,招生类型为专业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王群:专业代码 105104,招生专业神经病学,研究方向为癫痫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招生类型为专业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刘宝戈:专业代码 105111,招生专业外科学(骨外),研究方向为脊柱外科临床技术与应用基础研究,招生类型为专业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陈晓霖:专业代码 105111,招生专业外科学(神外),研究方向为脑血管病的临床大数据研究,招生类型为专业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桂松柏:专业代码 105111,招生专业外科学(神外),研究方向为颅咽管瘤和下丘脑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招生类型为专业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何江弘:专业代码 105111,招生专业外科学(神外),研究方向为昏迷促醒,脑机接口,神经调控研究,招生类型为专业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贾旺:专业代码 105111,招生专业外科学(神外),研究方向为颅脑肿瘤的外科治疗及基础研究,招生类型为专业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李德岭:专业代码 105111,招生专业外科学(神外),研究方向为脑肿瘤多模态技术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招生类型为专业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王亮:专业代码 105111,招生专业外科学(神外),研究方向为颅底脑干肿瘤基础与临床研究,招生类型为专业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张建国:专业代码 105111,招生专业外科学(神外),研究方向为功能神经外科研究,招生类型为专业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张伟:专业代码 105111,招生专业外科学(神外),研究方向为脑胶质瘤的临床与基础研究,招生类型为专业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贾文清:专业代码 105111,招生专业外科学(神外),研究方向为脊髓脊柱疾病的临床及基础研究,招生类型为专业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张谦:专业代码 105111,招生专业外科学(神外),研究方向为脑血管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招生类型为专业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保肇实:专业代码 105111,招生专业外科学(神外),研究方向为脑胶质瘤精准诊疗和靶向药物研发研究,招生类型为专业学位(◆),招生人数 2 人。
    • 王引言:专业代码 105111,招生专业外科学(神外),研究方向为脑胶质瘤的智能诊疗、脑胶质瘤的转化研究,招生类型为专业学位(◆),招生人数 2 人。
    • 王永志:专业代码 105111,招生专业外科学(神外),研究方向为脊髓胶质瘤精准医疗研究,招生类型为专业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万伟庆:专业代码 105111,招生专业外科学(神外),研究方向为颅底肿瘤治疗、神经功能保护与重建研究,招生类型为专业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沈晨阳:专业代码 105111,招生专业外科学(胸心外),研究方向为主动脉疾病、颈动脉疾病等外周动脉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招生类型为专业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郭睿:专业代码 105117,招生专业耳鼻咽喉科学,研究方向为鼻科学炎症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与综合治疗策略研究,招生类型为专业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彭宇明:专业代码 105118,招生专业麻醉学,研究方向为麻醉与脑科学研究,招生类型为专业学位(◆),招生人数 2 人。
    • 罗芳:专业代码 105118,招生专业麻醉学,研究方向为脉冲射频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研究,招生类型为专业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何文:专业代码 105124,招生专业超声医学,研究方向为介入性超声和血管超声,招生类型为专业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张巍:专业代码 105124,招生专业超声医学,研究方向为超声效应在脑疾病诊疗及神经调控中的研究,招生类型为专业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刘亚欧:专业代码 100207,招生专业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研究方向为正常老化和脑重大疾病的影像基因代谢多组学研究(创新中心合作计划),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备注为创新中心合作计划。

    • 李德岭:专业代码 100210,招生专业外科学(神外),研究方向为神经外科大型队列的多模态研究(创新中心合作计划),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备注为创新中心合作计划,且有统计学专业背景和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背景者优先。
  • 十三、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学院代码:013)

    (一)导师及研究方向

    • 乔慧:专业代码 100210,招生专业外科学(神外),研究方向为临床神经电生理研究,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十四、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学院代码:014)

    (一)导师及研究方向

    • 李玉琳:专业代码 100104,招生专业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研究方向为单细胞多组学在心血管疾病的应用研究,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王媛:专业代码 100104,招生专业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研究方向为心血管病理与病因学研究,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2 人。
    • 孙淑慧:专业代码 100104,招生专业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研究方向为心脑血管衰老机制及调控,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高霏:专业代码 100201,招生专业内科学(心血管病),研究方向为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及临床转化研究,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王志坚:专业代码 100201,招生专业内科学(心血管病),研究方向为动脉粥样硬化防治及机制的研究,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周迎生:专业代码 100201,招生专业内科学(内分泌与代谢病),研究方向为糖尿病及心血管代谢危险因素防治,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蔡军:专业代码 100201,招生专业内科学(心血管病),研究方向为心血管病学(高血压)研究,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袁慧:专业代码 100208,招生专业临床检验诊断学,研究方向为心血管疾病实验室及分子诊断、临床实验室检验新技术及标准化研究,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姜文剑:专业代码 100210,招生专业外科学(胸心外),研究方向为主动脉夹层和瓣膜疾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潘丽丽:专业代码 105101,招生专业内科学(风湿病),研究方向为风湿病心血管损害的研究,招生类型为专业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谢江:专业代码 105101,招生专业内科学(呼吸系病),研究方向为睡眠呼吸紊乱的心血管损害,招生类型为专业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杜昕:专业代码 105101,招生专业内科学(心血管病),研究方向为心力衰竭、心房颤动的临床研究,招生类型为专业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葛长江:专业代码 105101,招生专业内科学(心血管病),研究方向为冠心病的药物和介入治疗,招生类型为专业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马长生:专业代码 105101,招生专业内科学(心血管病),研究方向为心血管病综合管理、心房颤动研究,招生类型为专业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聂绍平:专业代码 105101,招生专业内科学(心血管病),研究方向为急性冠脉综合征基础与临床研究,招生类型为专业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吴小凡:专业代码 105101,招生专业内科学(心血管病),研究方向为冠心病临床与基础研究,招生类型为专业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王云龙:专业代码 105101,招生专业内科学(心血管病),研究方向为快速性心律失常射频消融,心脏电生理,招生类型为专业学位(◆),招生人数 2 人。
    • 周宁:专业代码 105101,招生专业内科学(心血管病),研究方向为心律失常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招生类型为专业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钱海燕:专业代码 105101,招生专业内科学(心血管病),研究方向为冠心病介入术后抗栓和反复支架内再狭窄的研究,招生类型为专业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桑才华:专业代码 105101,招生专业内科学(心血管病),研究方向为心脏电生理及复杂心律失常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招生类型为专业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李海洋:专业代码 105111,招生专业外科学(胸心外),研究方向为大血管、冠脉手术方式改良及发病机制研究,招生类型为专业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李平:专业代码 105111,招生专业外科学(胸心外),研究方向为微创心脏手术研究,招生类型为专业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张宏家:专业代码 100210,招生专业外科学(胸心外),研究方向为心脏大血管外科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朱俊明:专业代码 105111,招生专业外科学(胸心外),研究方向为主动脉疾病诊疗策略与致病机制的研究,招生类型为专业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张海波:专业代码 105111,招生专业外科学(胸心外),研究方向为心脏瓣膜病、房颤、微创介入瓣膜手术,招生类型为专业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贡鸣:专业代码 105111,招生专业外科学(胸心外),研究方向为心脏移植与心室辅助装置、成人心脏病主动脉外科研究,招生类型为专业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徐磊:专业代码 105123,招生专业放射影像学,研究方向为心血管 CT 与 MRI 研究,招生类型为专业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何怡华:专业代码 105124,招生专业超声医学,研究方向为胎儿及成人心脏病遗传学发病机制和影像智能诊断研究,招生类型为专业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杜杰:专业代码 100201,招生专业内科学(心血管病),研究方向为心血管病因学和病理生理学研究(创新中心合作计划),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备注为创新中心合作计划。
    • 董然:专业代码 105111,招生专业外科学(胸心外),研究方向为冠心病外科治疗基础与临床研究,心血管创新医疗器械研发(创新中心合作计划),招生类型为专业学位(◆),招生人数 1 人,备注为创新中心合作计划。

    十五、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学院代码:015)

    (一)导师及研究方向

    • 张皓:专业代码 100215,招生专业康复医学与理疗学,研究方向为脑损伤后功能障碍康复机制与干预研究,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王方永:专业代码 100215,招生专业康复医学与理疗学,研究方向为骨科、脊柱外科、脊柱微创、脊髓损伤康复与修复研究,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廖利民:专业代码 105111,招生专业外科学(泌尿外),研究方向为泌尿外科领域尿控、神经泌尿与尿动力学基础与临床研究,招生类型为专业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十六、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学院代码:016)

    (一)导师及研究方向

    • 郭鹏:专业代码 100706,招生专业药理学,研究方向为儿童发病机制及相关药源物质作用机制研究,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谢正德:专业代码 1002Z3,招生专业儿内科学,研究方向为儿科常见病毒感染病原学、抗病毒宿主免疫及 EB 病毒感染相关疾病,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孙琳:专业代码 1002Z3,招生专业儿内科学,研究方向为儿童呼吸疾病诊疗及发病机制研究,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毛华伟:专业代码 1002Z3,招生专业儿内科学,研究方向为免疫缺陷、风湿免疫、肿瘤免疫,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吴捷:专业代码 105102,招生专业儿科学,研究方向为儿童炎症性肠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招生类型为专业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徐保平:专业代码 105102,招生专业儿科学,研究方向为儿科呼吸系统疾病,招生类型为专业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黄金狮:专业代码 105112,招生专业儿外科学,研究方向为先天性消化道畸形,招生类型为专业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梁树立:专业代码 105112,招生专业儿外科学,研究方向为癫痫与功能神经外科临床与基础,招生类型为专业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倪鑫:专业代码 105112,招生专业儿外科学,研究方向为儿外科学,头颈外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招生类型为专业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张国君:专业代码 105112,招生专业儿外科学,研究方向为儿童神经发育、儿童癫痫外科,招生类型为专业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王生才:专业代码 105117,招生专业耳鼻咽喉科学,研究方向为儿童头颈肿瘤的临床与基础研究,招生类型为专业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张蕊:专业代码 1002Z3,招生专业儿内科学,研究方向为儿童组织细胞疾病致病机制研究(创新中心合作计划),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备注为创新中心合作计划。

    十七、附属北京口腔医院(学院代码:017)

    (一)导师及研究方向

    • 胡颖:专业代码 100301,招生专业口腔基础医学,研究方向为口腔颌面遗传疾病的发病机制研究,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王松灵:专业代码 1003Z2,招生专业口腔颌面外科学,研究方向为牙再生与硝酸盐全身稳态调控研究,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周建:专业代码 105200,招生专业口腔医学,研究方向为种植外科临床研究与颌面部组织发育再生研究,招生类型为专业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白玉兴:专业代码 105200,招生专业口腔医学,研究方向为牙颌畸形诊断与治疗技术的研究,招生类型为专业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张宁:专业代码 105200,招生专业口腔医学,研究方向为新型抗菌性正畸材料的研究,招生类型为专业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范志朋:专业代码 100301,招生专业口腔基础医学,研究方向为口腔颌面组织再生及分子调控机制研究(创新中心合作计划),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备注为创新中心合作计划。

    十八、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学院代码:018)

    (一)导师及研究方向

    • 阴赪宏:专业代码 100211,招生专业妇产科学,研究方向为出生缺陷的病因学的研究,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苗劲蔚:专业代码 105115,招生专业妇产科学,研究方向为妇科肿瘤微创技术及妇科肿瘤基础临床研究,招生类型为专业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李光辉:专业代码 105115,招生专业妇产科学,研究方向为围产专业内分泌、营养及代谢性疾病的研究,招生类型为专业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十九、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学院代码:019)

    (一)导师及研究方向

    • 杨健:专业代码 100205,招生专业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研究方向为抑郁症发病机制及生物标记物研究,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贾竑晓:专业代码 1002Z8,招生专业临床心理学,研究方向为精神疾病自我异常的认知神经基础,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杨志:专业代码 1002Z8,招生专业临床心理学,研究方向为青少年情绪障碍的脑发育特征和精准神经调控研究,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贾竑晓:专业代码 105709,招生专业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方向为中医五神藏的认知神经基础及精神科临床应用研究,招生类型为专业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王刚:专业代码 100205,招生专业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研究方向为抑郁症创新诊疗技术研究(创新中心合作计划),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备注为创新中心合作计划。

    二十、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学院代码:020)

    (一)导师及研究方向

    • 黄晓婕:专业代码 100201,招生专业内科学(传染病),研究方向为艾滋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陈煜:专业代码 105101,招生专业内科学(传染病),研究方向为重型肝炎基础与临床研究,招生类型为专业学位(◆),招生人数 2 人。
    • 李兵辉:专业代码 071010,招生专业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方向为肿瘤代谢及代谢性脂肪肝(创新中心合作计划),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备注为创新中心合作计划。
    • 黄晓婕:专业代码 100201,招生专业内科学(传染病),研究方向为艾滋病免疫重建不良机制探索,HIV 感染免疫衰老及功能性治愈研究(创新中心合作计划),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备注为创新中心合作计划。

    二十一、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学院代码:023)

    (一)导师及研究方向

    • 丁玲玲:专业代码 100217,招生专业麻醉学,研究方向为围术期器官保护,围术期针刺治疗机制研究,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刘卫红:专业代码 1002Z7,招生专业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研究方向为中医药防治心血管疾病的疗效评价及作用机制研究,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赵京霞:专业代码 1002Z7,招生专业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研究方向为中医药调节免疫的机制研究,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2 人。
    • 李彬:专业代码 1002Z7,招生专业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研究方向为针灸治疗疼痛类疾病、代谢病、脑病的临床和机制研究,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刘宝利:专业代码 105701,招生专业中医内科学,研究方向为膜性肾病的中西医临床与基础研究,招生类型为专业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刘清泉:专业代码 105701,招生专业中医内科学,研究方向为中医急诊学,招生类型为专业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张声生:专业代码 105701,招生专业中医内科学,研究方向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病临床与基础研究,招生类型为专业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赵鲁卿:专业代码 105701,招生专业中医内科学,研究方向为中医药防治消化系统疾病,招生类型为专业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周冬梅:专业代码 105702,招生专业中医外科学,研究方向为中医药治疗皮肤病的临床及基础研究,招生类型为专业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二十二、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学院代码:024)

    (一)导师及研究方向

    • 张骞:专业代码 100210,招生专业外科学(泌尿外),研究方向为泌尿肿瘤相关研究,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周建新:专业代码 105108,招生专业重症医学,研究方向为危重症医学及肺保护性机械通气的研究,招生类型为专业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姚琦:专业代码 105111,招生专业外科学(骨外),研究方向为骨质疏松骨折治疗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招生类型为专业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石汉平:专业代码 105121,招生专业肿瘤学,研究方向为肿瘤综合治疗(含肿瘤代谢与营养)(规培专业为内科、外科、放射肿瘤科均可报考),招生类型为专业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郭惠琴:专业代码 105121,招生专业肿瘤学,研究方向为胸部肿瘤精准综合治疗体系建立的研究(规培专业为内科、外科、放射肿瘤科均可报考),招生类型为专业学位(◆),招生人数 1 人,备注为创新中心合作计划。

    二十三、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学院代码:025)

    (一)导师及研究方向

    • 张淑妍:专业代码 071009,招生专业细胞生物学,研究方向为脂滴动态变化调控机制及其生理病理意义,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王玺:专业代码 100102,招生专业免疫学,研究方向为宿主免疫保护机制与广谱抗病毒策略研究,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宋豪:专业代码 100102,招生专业免疫学,研究方向为病毒感染致病机制与免疫干预研究,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金荣华:专业代码 100201,招生专业内科学(传染病),研究方向为急性突发性传染病的诊疗和研究,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王雅杰:专业代码 100208,招生专业临床检验诊断学,研究方向为实用性实验室新技术和生物标志物研发和应用研究,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李鑫:专业代码 105101,招生专业内科学(传染病),研究方向为病毒性肝炎、艾滋病基础与临床研究,招生类型为专业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王宪波:专业代码 105101,招生专业内科学(传染病),研究方向为重症肝病基础和临床研究,招生类型为专业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二十四、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学院代码:027)

    (一)导师及研究方向

    • 逄宇:专业代码 100103,招生专业病原生物学,研究方向为结核宿主免疫互作研究,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李翔:专业代码 100207,招生专业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研究方向为心血管、神经及肿瘤核医学,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李卫民:专业代码 100401,招生专业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研究方向为结核病分子流行病学、免疫学研究,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陆宇:专业代码 100706,招生专业药理学,研究方向为抗结核药物的药理学研究,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唐神结:专业代码 105101,招生专业内科学(传染病),研究方向为结核病临床与基础研究,招生类型为专业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陈效友:专业代码 105101,招生专业内科学(传染病),研究方向为结核病的诊断及治疗研究,招生类型为专业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侯代伦:专业代码 105123,招生专业放射影像学,研究方向为胸部疾病影像学诊断与肿瘤微创治疗,招生类型为专业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二十五、脑重大疾病研究中心(学院代码:031)

    (一)导师及研究方向

    • 刘桂友:专业代码 071006,招生专业神经生物学,研究方向为神经系统疾病的生物信息学,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2 人。
    • 赵恒:专业代码 071006,招生专业神经生物学,研究方向为卒中脑损伤神经炎症及适应保护机制,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王仁喜:专业代码 100102,招生专业免疫学,研究方向为脑重大疾病的免疫学机制研究,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严君:专业代码 100102,招生专业免疫学,研究方向为肿瘤免疫学研究,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吴泽辉:专业代码 100207,招生专业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研究方向为新型放射性分子探针的研发,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备注为应具备一定的有机合成与放射性标记背景。

    二十六、附属北京潞河医院(学院代码:032)

    (一)导师及研究方向

    • 杨龙艳:专业代码 100201,招生专业内科学(内分泌与代谢病),研究方向为脂代谢与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赵冬:专业代码 105101,招生专业内科学(内分泌与代谢病),研究方向为糖尿病及其血管并发症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招生类型为专业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翟光耀:专业代码 105101,招生专业内科学(心血管病),研究方向为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机制研究及心血管病介入机器人的临床研究,招生类型为专业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二十七、附属北京康复医院(学院代码:033)

    (一)导师及研究方向

    • 郄淑燕:专业代码 100215,招生专业康复医学与理疗学,研究方向为神经康复机制研究;医工交叉及转化研究,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二十八、中日友好医院(学院代码:035)

    (一)导师及研究方向

    • 李文歌:专业代码 105101,招生专业内科学(肾病),研究方向为糖尿病肾病诊治发病机制、血液净化,招生类型为专业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崔勇:专业代码 100206,招生专业皮肤病与性病学,研究方向为遗传免疫性皮肤病,数字皮肤病(皮肤影像、人工智能)(创新中心合作计划),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备注为创新中心合作计划。
    • 崔勇:专业代码 105106,招生专业皮肤病与性病学,研究方向为遗传免疫性皮肤病,数字皮肤病(皮肤影像、人工智能),招生类型为专业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二十九、临床流行病学与临床试验学系(学院代码:037)

    (一)导师及研究方向

    • 王伊龙:专业代码 100401,招生专业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研究方向为脑血管病临床研究方法学研究,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三十、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学院代码:038)

    (一)导师及研究方向

    • 王玲:专业代码 100207,招生专业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研究方向为肌骨影像学 / 骨质疏松性骨折影像智能预警研究,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田兆兴:专业代码 105107,招生专业急诊医学,研究方向为急危重症临床诊疗研究,招生类型为专业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沈余明:专业代码 105111,招生专业外科学(整形),研究方向为皮肤组织工程研究、电烧伤基础与临床研究,招生类型为专业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陈辉:专业代码 105111,招生专业外科学(整形),研究方向为烧伤、瘢痕整形、急慢性创面修复及外科感染控制研究,招生类型为专业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公茂琪:专业代码 105111,招生专业外科学(骨外),研究方向为骨科机器人远程诊疗路径及临床评价体系设计及评价研究,招生类型为专业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朱仕文:专业代码 105111,招生专业外科学(骨外),研究方向为骨盆髋臼骨折的临床诊疗研究,招生类型为专业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刘巍峰:专业代码 105111,招生专业外科学(骨外),研究方向为智能骨科、生物医学材料、肉瘤基因组学研究,招生类型为专业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白荣杰:专业代码 105123,招生专业放射影像学,研究方向为影像医学 - 骨肌肉系统影像诊断研究,招生类型为专业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陈辉:专业代码 105111,招生专业外科学(整形),研究方向为烧伤、瘢痕整形、急慢性创面修复及外科感染控制研究(创新中心合作计划),招生类型为专业学位(◆),招生人数 1 人,备注为创新中心合作计划。

    三十一、首都医学科学创新中心(学院代码:040)

    (一)导师及研究方向

    • 不确定导师:专业代码 100214,招生专业肿瘤学,研究方向为免疫系统在肿瘤、组织损伤、神经退行性疾病等疾病过程中的功能及调控机制;热休克蛋白 HSP40 家族的生理学功能;肿瘤新干预靶点确认和靶向小分子药物研发;肿瘤治疗的新药物及新方法,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2 人。

    三十二、附属首都儿童医学中心(学院代码:041)

    (一)导师及研究方向

    • 陈晓丽:专业代码 071007,招生专业遗传学,研究方向为儿童脑发育障碍的遗传基础和靶向治疗,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姜茜:专业代码 071007,招生专业遗传学,研究方向为儿童肠道疾病发病机制研究及临床转化,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邰隽:专业代码 100213,招生专业耳鼻咽喉科学,研究方向为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王琳:专业代码 1002Z3,招生专业儿内科学,研究方向为儿童语言和发育行为障碍性疾病的临床和前沿技术研究,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袁静:专业代码 1002Z3,招生专业儿内科学,研究方向为肠道微生物与代谢性疾病,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2 人。
    • 赵林清:专业代码 1002Z3,招生专业儿内科学,研究方向为儿童感染性疾病的新发及常见病毒病原学研究,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张勤:专业代码 1002Z3,招生专业儿内科学,研究方向为营养相关疾病致病机制研究及临床转化,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 薛冠华:专业代码 1002Z3,招生专业儿内科学,研究方向为儿童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学研究,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1 人。

    一、首都医学科学创新中心(学院代码:040)

    (一)导师及研究方向

    • 不确定导师:专业代码 071010,招生专业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方向为 DNA 错配修复机理及其在肿瘤和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生、发展、治疗中的作用;细胞发生癌变的关键驱动机制及癌细胞对各种治疗的反应;细胞磷脂代谢途径的分子调控机制;细胞器生理稳态的调控机制;通过基因分析和分子相互作用研究人类相关的生物学和病理生理学;多种神经系统疾病的药物研发;神经修复的分子生物学基础;人脑类器官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招生类型为学术学位(△),招生人数 2 人,备注为第一批次考生放弃。

    • 学术学位用 “△” 表示,专业学位用 “◆” 表示。
    • 各学院具体招生人数以实际情况为准,部分专业备注了合作培养单位、创新中心合作计划等信息,考生报考时需留意。
    • 以上内容根据首都医科大学 2025 年 “申请 - 考核” 制(补充批次)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整理,旨在为考生提供清晰的院系所招生信息,便于查阅和报考。如有变动,以学校官方发布信息为准。
  • 考博咨询QQ 135255883 考研咨询QQ 33455802 邮箱:customer_service@kaoboinfo.com
    考博信息网 版权所有 © kaoboinf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或引用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