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师范大学 2025 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全面推行 “申请 - 考核” 制,旨在通过多元评价体系选拔具有创新潜力的高层次人才。以下是实施办法的详细解析,为考生提供从材料准备到考核录取的全流程指南。
- 学校层面: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政策制定,研究生院负责实施,纪检监察部门全程监督;
- 学院层面:组建 “资格审核小组”“材料审核小组” 等专项工作组,确保考核各环节科学规范。
- 各环节结果公示(学院网站及校研招网),接受社会监督,保障公平公正。
- 学术基础:硕士毕业或应届硕士(入学前需取得学位),境外学历需教育部认证;
- 英语水平:满足 CET-4≥425 分、IELTS≥5.5 等条件之一,或通过学校英语测试;
- 科研要求:近 3-5 年具备与报考专业相关的科研成果(如论文、专利、课题等)。
材料类型 |
普通招考考生 |
硕博连读考生 |
教育专业博士考生 |
核心材料 |
报名表、专家推荐信、英语证明、科研成果 |
增加硕士课程成绩单 |
增加工作年限证明(5 年以上) |
在职考生特殊材料 |
定向单位同意全脱产 / 离职证明 |
无特殊要求 |
定向单位同意报考证明 |
应届生补充材料 |
硕士论文摘要及评述 |
同上 |
同上 |
专业特色材料 |
无 |
无 |
教学成果证明(如优质课获奖证书) |
提交要求:2025 年 3 月 14 日前通过 EMS / 顺丰邮寄至学院,逾期视为放弃。
- 审核重点:学历学位真实性、英语资格、科研成果有效性,不符合者直接淘汰。
- 评分维度:
- 学习背景(硕士成绩、学术经历)30%;
- 科研成果(论文、项目、专利)50%;
- 研究计划可行性 20%;
- 淘汰规则:按不低于 1:2 比例确定进入综合考核名单,公示 5 个工作日。
- 形式:笔试(专业基础)+ 面试(综合能力),总时长不少于 60 分钟;
- 内容:
- 专业基础(1-2 门专业课):硕博连读必笔试,普通招考可面试;
- 专业外语:文献翻译 + 口语问答;
- 综合面试:科研创新能力、学术规划答辩(不少于 30 分钟);
- 淘汰标准:单项成绩低于 60 分者直接淘汰。
- 总成绩构成:
- 录取原则:
- 按专业方向排序,定向生比例不超过 20%;
- 拟录取名单校院两级公示,总公示期不少于 14 日。
- 入学后 3 个月内全面复查,弄虚作假者取消学籍;
- 纪检监察室全程监督,申诉电话:0579-82282319。
- 材料提交截止:2025 年 3 月 14 日(邮戳为准);
- 综合考核时间:2025 年 4-5 月(学院通知)。
- 科研成果:
- 教育博士侧重教学类成果(如核心期刊教学论文、省级课题);
- 学术学位博士需突出理论创新(如 SSCI/SCI 论文、国家级项目);
- 研究计划:
- 英语准备:
- 非免试考生建议提前 3 个月备考,重点练习专业文献翻译(如《教育研究》英文摘要)。
- 专业基础笔试:
- 教育类考生需掌握 “教育研究方法”“教育政策分析” 核心理论;
- 理工科考生侧重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方法;
- 综合面试:
- 提前准备 3 分钟学术陈述(研究背景→问题→创新点);
- 关注学科前沿(如教育博士需了解 “人工智能 + 教育” 最新动态)。
- 研招办:0579-82283026,yzb@zjnu.cn;
- 各学院咨询:见专业目录对应电话(如教育学院 0579-82283780)。
浙江师范大学 “申请 - 考核” 制注重科研潜力与实践能力的综合评价,建议考生提前 6 个月准备材料,突出学术独特性与研究规划可行性,在考核中展现创新思维与学术素养,提升录取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