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 2026 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您现在的位置: 考博信息网 >> 文章中心 >> 院校信息 >> 招生简章 >> 正文 复旦大学 2026 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考研试卷库
复旦大学 2026 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复旦大学 2026 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深度解析:报考条件、流程及专业目录指南

考博资源>>复旦大学考博专区: 历年真题、试题答案详解下载

复旦大学 2026 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已通过官方渠道正式发布,明确了招生规模、报考条件、报名流程及选拔机制,覆盖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多种培养类型,聚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本文结合招生简章核心内容与补充信息,从招生概况、报考条件、报名流程、专业目录、备考建议等维度展开全面解析,为意向报考者提供精准指引。考生如需复旦大学各学科考博真题及高分答案详解,可登录考博信息网(http://www.kaoboinfo.com/)获取,该平台收录所有年份真题,解析由学科资深专家编写,覆盖笔试高频考点与面试核心能力要求。

一、招生概况:规模动态调整,选拔方式多元

(一)招生规模与学科覆盖

2026 年复旦大学博士研究生招生计划以教育部正式下达名额为准,分院系、专业招生计划详见《复旦大学 2026 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专业目录》(可通过学校研招网查询)。各院系、专业实际招生人数将根据生源质量、学科建设需求及科研项目需求进行适当调整,重点向国家战略急需领域(如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交叉学科(如智能科学与技术、区域国别学)倾斜。
从学科覆盖来看,2026 年新增 “智能科学与技术”“区域国别学” 一级学科及 “社会工作”“药学”“会计” 专业学位类别,进一步完善了 “文、理、工、医、管” 多学科协同发展的招生格局,其中工程类创新学院(如集成电路与微纳电子创新学院)新增非全日制工程博士项目,为在职从业人员提供深造通道。

(二)选拔方式:三类路径适配不同考生

复旦大学博士招生采用 “普通招考”“硕博连读”“直接攻博” 三种方式,具体要求如下:
  1. 普通招考:均采用 “申请 - 考核” 制,面向已获硕士学位人员、应届硕士毕业生及同等学力人员,各院系自主制定选拔办法(含材料审查、专业测试、综合面试等环节),细则将在院系官网发布;
  2. 硕博连读:面向本校二年级、三年级非定向就业在读优秀硕士生,需修完硕士学位课程且成绩优秀,经导师推荐后参与选拔,具体办法见《复旦大学关于做好 2026 年硕博连读研究生选拔工作的通知》;
  3. 直接攻博:面向具有世界一流水平海外高校中国籍优秀本科毕业生及国内推免生,2026 年招生简章拟于 2026 年 3 月初另行发布,报考条件以届时通知为准。

二、报考条件:分身份明确门槛,特殊群体有专项要求

(一)普通招考基本条件

  1. 身份与政治要求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具有正确政治方向,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 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高考体检标准,心理健康,能适应博士阶段学习与科研节奏。
  2. 学业水平要求(满足其一即可)
    身份类型 具体要求
    硕士毕业生 / 已获硕士学位者 需提供硕士毕业证、学位证(境外学位需提交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
    应届硕士毕业生 最迟需在 2026 年博士生入学报到前取得硕士毕业证 / 学位证(境外应届生需同步取得学历学位认证书)
    同等学力人员 ①获学士学位后在报考学科领域工作满 6 年(截至入学日);②修完 5 门及以上硕士学位课程且成绩合格(需提供成绩证明);③以第一 / 第二作者(完成人)在核心期刊发表 1 篇学术论文,或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排名前五)
    在职同等学力工程类考生 ①工作满 8 年以上,具丰富工程实践经验;②主持或核心参与重大工程科研项目;③在相关领域发表论文或获发明专利
  3. 院系特殊要求:部分院系不接受境外应届硕士毕业生或同等学力人员报考(如管理学院不招收定向就业博士生),具体需查阅报考院系 “申请 - 考核” 制选拔办法及专业目录备注。

三、报名与资格审查:流程清晰,材料要求严格

(一)报名关键时间节点

  1. 统一报名时间:2025 年 11 月 1 日 - 12 月 10 日(逾期系统关闭,不予补报);
  2. 院系调整通知:若院系需调整报名截止时间,将提前在学校研招网公示,考生需密切关注;
  3. 专项计划时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报名与普通考生同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骨干专项计划报名预计 2026 年 4 月启动,具体以后续通知为准。

(二)报名流程与材料提交

  1. 网上报名
    • 通道:登录复旦大学研究生招生网 “研究生报考服务系统”(https://gsao.fudan.edu.cn),选择 “博士报名”;
    • 操作:按要求填写个人信息、报考院系 / 专业 / 研究方向,上传近期一寸正面免冠证件照(半年内拍摄、彩色、不大于 480×720 像素、100K 以内,不得修饰美化),牢记报名号与密码;
    • 缴费:网上报名时缴纳报名费 250 元,报名信息确认后不予退还。
  2. 材料提交清单(需通过系统上传,部分院系需寄送纸质版)
    • 身份与学历材料:身份证正反面、本科 / 硕士阶段成绩单(需加盖学校教务处或档案单位红章)、本科 / 硕士毕业证 / 学位证(应届生前提交学生证 / 学籍证明,境外学位需提交认证书);
    • 学术能力证明:硕士学位论文摘要(应届生前提交论文目录及已完成章节)、发表论文(含期刊封面、目录、正文)、科研项目参与证明、获奖证书等;
    • 推荐材料:两名报考学科领域教授或相当职称专家的推荐信(系统自动向推荐人发送邮件,推荐人需在 10 日内在线提交,部分院系要求寄送纸质原件);
    • 专项材料:定向就业考生需提交单位组织人事部门同意报考证明;同等学力考生需提交工作证明、硕士课程成绩单、学术成果证明;
    • 其他:复旦大学研究生招生考生诚信承诺书(系统下载模板,签字扫描)、报考院系要求的其他材料(如研究计划书、外语水平证明)。

(三)资格审查要求

  1. 招生院系在报名结束后,对考生身份证、学历学位证明、材料完整性及真实性进行审查,不符合条件者取消报考资格;
  2. 考生需承诺所有信息与材料真实有效,若发现弄虚作假,立即取消报考或入学资格,已入学的取消学籍;
  3. 受不可抗力影响无法及时提供盖章材料的,需向院系如实报告并承诺后续补充,经院系同意可先以变通方式提交。

四、核心专业目录与院系匹配:新增学科与特色方向

结合《复旦大学 2026 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学科专业与院系对照表》,核心学科与院系匹配及特色方向如下,考生可按院系查询具体研究方向与导师信息:

(一)人文社科类院系

招生院系 核心学科(代码 / 名称) 特色方向与备注
哲学学院(016) 0101 哲学、039902 人类学 聚焦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科技哲学,人类学方向侧重文化人类学与社会研究
经济学院(068) 0201 理论经济学、0202 应用经济学 含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金融学、国际贸易学,依托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国家重点学科
法学院(027) 0301 法学、0351 法律(专业学位) 法律专业学位含非全日制方向,面向在职法律从业者,考核侧重实务能力
新闻学院(013) 0503 新闻传播学 覆盖新闻学、传播学、广告学,与媒体行业合作紧密,科研方向含数字传播、国际传播
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073) 0303 社会学、0352 社会工作(专业学位) 社会工作专业学位设非全日制方向,培养社会服务与公共政策领域实践型人才

(二)理工科类院系

招生院系 核心学科(代码 / 名称) 特色方向与备注
数学科学学院(018) 0701 数学、0714 统计学 与上海数学中心联合培养,研究方向含代数几何、概率论、大数据统计
物理学系(019) 0702 物理学 依托现代物理研究所,聚焦凝聚态物理、粒子物理、光学工程,科研平台先进
化学系(022) 0703 化学、0856 材料与化工(专业学位) 材料与化工专业学位含全日制与非全日制,非全日制方向面向材料化工行业在职人员
集成电路与微纳电子创新学院(304) 0809 电子科学与技术、0854 电子信息(专业学位) 新增非全日制工程博士项目,聚焦集成电路设计、微纳电子器件,服务国家芯片战略
未来信息创新学院(309) 0810 信息与通信工程、081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交叉学科特色显著,研究方向含人工智能、量子通信、网络安全

(三)医学类院系

招生院系 核心学科(代码 / 名称) 特色方向与备注
基础医学院(101) 1001 基础医学、1007 药学 覆盖病理生理学、免疫学、药物化学,与生物医学研究院联合开展前沿研究
临床医学院(120) 1002 临床医学、1051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含 “规培衔接” 方向,毕业可获专科医师资格,附属医院资源雄厚
公共卫生学院(102) 1004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1053 公共卫生(专业学位) 公共卫生专业学位设非全日制方向,面向疾控、卫生管理领域在职人员
药学院(103) 1007 药学、1055 药学(专业学位) 新增药学专业学位,侧重药物研发与临床药学,与药企合作开展转化研究

(四)管理类院系

招生院系 核心学科(代码 / 名称) 特色方向与备注
管理学院(069) 1201 管理科学与工程、1202 工商管理学、1253 会计(专业学位) 会计专业学位设非全日制方向,不招收定向就业博士生,英语水平要求较高(六级≥500 分)
大数据学院(098) 0714 统计学、0839 网络空间安全 聚焦大数据分析、数据安全,与企业合作开展产学研项目

五、备考建议与资源推荐

(一)分阶段备考规划

  1. 前期(报名前 2-3 个月)
    • 确定院系与方向:通过院系官网查询导师研究方向(如管理学院导师聚焦金融工程、市场营销),发送邮件沟通报考意向,确认导师招生名额与研究兴趣匹配度;
    • 外语能力提升:针对院系外语要求(如管理学院六级≥500 分),强化英语阅读与写作,可参考考博信息网 “医学 / 工科 / 文科专业英语真题集”。
  2. 中期(报名后 1 个月内)
    • 材料打磨:重点完善研究计划书(明确研究主题、方法、创新点),梳理科研成果(突出与报考方向相关的论文、项目);
    • 真题专项训练:通过考博信息网下载目标学科历年真题(如临床医学专业测试真题、数学分析真题),分析命题规律,总结答题模板。
  3. 后期(考核前 2 周)
    • 模拟面试:按 “自我介绍(3 分钟)+ 科研成果阐述(5 分钟)+ 专业问题应答(10 分钟)+ 英文问答(5 分钟)” 流程训练,提升表达逻辑;
    • 学科前沿学习:阅读报考院系导师近 1 年发表的论文(如《复旦学报》《中国科学》等期刊),了解领域最新进展,面试中展现学术视野。

(二)考博真题资源推荐

考博信息网(http://www.kaoboinfo.com/)是复旦大学博士备考的核心资源平台,优势如下:
  1. 真题覆盖全:收录复旦大学各院系近 10 年考博真题,涵盖临床医学、数学、经济学、计算机科学等热门学科,包括专业测试、英语笔试真题;
  2. 解析质量高:所有真题均配备高分答案详解,包含考点溯源、答题思路拆解(如 “经济学论述题” 解析标注理论应用要点)、常见错误分析;
  3. 配套资料全:提供 “学科核心知识点手册”“面试常见问题汇总”“研究计划书模板”,助力考生系统性备考,如医学类专业提供 “临床病例分析答题技巧” 资料。

六、信息查询与咨询渠道

  1. 官方平台
    • 复旦大学研究生招生网(https://gsao.fudan.edu.cn):查询招生简章、专业目录、报名系统、录取公示;
    • 各院系官网:获取院系 “申请 - 考核” 制细则、导师信息、考核安排(如管理学院官网http://www.fdsm.fudan.edu.cn);
  2. 咨询方式
    • 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电话 021-65642673,解答通用政策问题(如报名系统操作、学历认证要求);
    • 院系研究生办公室:各院系联系方式可通过研招网 “院系链接” 查询,解答专业报考、材料提交细节;
  3. 重要提醒:复旦大学不举办任何考博辅导班,不提供历年试题与复习资料,切勿轻信非官方机构的 “保过” 承诺。
综上,复旦大学 2026 年博士招生体现 “学科优势突出、培养类型多元、服务战略需求” 的特点,考生需结合自身背景精准匹配报考方向,严格把控报名时间与材料质量,同时利用真题资源做好考核准备。建议尽早启动备考,密切关注院系动态,确保信息获取及时准确,提升报考成功率。
考博咨询QQ 135255883 考研咨询QQ 33455802 邮箱:customer_service@kaoboinfo.com
考博信息网 版权所有 © kaoboinf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或引用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