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癸
- 不孕
- 中医治疗不孕的特色与优势
- 人工流产术后的并发症
- 从肝脾肾的生理功能和病机变化,论述是如何治疗妇科疾病的
略......
答案:天癸是中医妇科特有的物质概念,指源于先天之精、受后天水谷精微滋养,在一定年龄阶段(女子二七、男子二八)发育成熟并具有促进生殖功能作用的精微物质。
详解:
- 本质属性:天癸以先天之精为物质基础,依赖后天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充养,其产生与肾、肝、脾三脏功能密切相关,核心在于肾的精气充盛。
- 生理作用:主导女子月经来潮、排卵,男子精子生成,是维持生殖功能正常的关键物质;其盛衰直接影响月经周期、带下、胎孕等妇科生理活动,女子七七、男子八八时,天癸渐竭,生殖功能衰退。
- 临床意义:天癸异常(不足、过盛、早衰)可导致月经不调、闭经、不孕等妇科疾病,如天癸不足所致的幼稚子宫、卵巢早衰,治疗多以补肾填精、滋养天癸为核心。博士阶段需重点掌握天癸与肾、气血的关系,及其在妇科疾病辨证中的指导作用。
答案:不孕指女性婚后未避孕、有正常性生活、同居 2 年以上未受孕者,中医称 “全不产”“无子”;若曾受孕后流产、早产或宫外孕,此后未避孕 2 年以上未再受孕者,称继发性不孕(中医 “断绪”)。
详解:
- 病因分类:中医将其分为肾虚(肾气虚、肾阳虚、肾阴虚)、肝郁、痰湿、血瘀等证型;西医常见病因包括排卵障碍、输卵管阻塞、子宫内膜异位症、免疫因素等。
- 辨证要点:需结合月经周期、经量、色质、伴随症状及舌脉,区分虚实寒热,如肾虚者多伴腰膝酸软、月经不调,肝郁者常兼胸胁胀痛、情志抑郁。
- 临床关联:作为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的核心考点,需掌握中西医病因的对应关系,如血瘀型不孕可对应输卵管阻塞、盆腔粘连等西医疾病,治疗需兼顾中医辨证论治与西医病因治疗。
答案:中医治疗不孕以 “整体观念、辨证论治” 为核心,注重调理脏腑、气血、冲任,具有标本兼顾、副作用小、疗效持久等优势。
详解:
- 特色:
- 辨证精准,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体质、病因(肾虚、肝郁、痰湿等)制定专属方案,如肾阴虚不孕予滋阴补肾,肝郁不孕予疏肝解郁,避免 “一刀切”。
- 调理气血,以平为期:强调气血调和是受孕的基础,通过益气、养血、活血等法,改善子宫内环境,为受精卵着床创造条件。
- 重视整体,多脏同调:不仅关注生殖系统,更调理肝脾肾等相关脏腑,如健脾以化生气血,疏肝以调畅气机,从根源改善生殖功能。
- 优势:
- 对功能性不孕(如排卵障碍、黄体功能不足)疗效显著,可通过中药、针灸等方式调节内分泌,无需依赖激素药物。
- 辅助治疗器质性病变,如输卵管阻塞术后配合活血化瘀中药,可降低粘连复发率;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予散结止痛中药,可改善盆腔环境。
- 孕前调理可提高受孕率,降低流产风险,尤其适合反复流产、试管婴儿反复失败的患者,体现 “治未病” 思想。
答案:人工流产术后并发症包括近期并发症和远期并发症,需结合中西医理论分析其成因与防治。
详解:
- 近期并发症:
- 子宫穿孔:多因操作不当、子宫位置异常(过度前倾或后屈)所致,表现为术中突发腹痛、阴道出血增多,严重时可损伤肠管等邻近器官,需立即手术修补。
- 术中出血:常见于妊娠月份较大、子宫收缩不良或宫腔残留,出血量≥200ml 需紧急处理,予宫缩剂(如缩宫素),必要时清宫。
- 人工流产综合征:因术中刺激宫颈、子宫引起迷走神经兴奋,表现为恶心、呕吐、头晕、心率减慢、血压下降,术前予阿托品可预防,术中需立即停止操作,吸氧补液。
- 远期并发症:
- 宫腔粘连:术后感染或刮宫过度导致子宫内膜损伤,表现为闭经、月经量少、痛经,中医辨证多为血瘀,予活血化瘀中药配合宫腔镜分离术。
- 继发不孕:宫腔粘连、输卵管阻塞、子宫内膜薄等因素所致,中医以补肾活血、疏肝理气为法,调理生殖功能。
- 慢性盆腔炎:术后感染未及时控制,表现为下腹坠胀、腰骶酸痛,劳累后加重,予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中药结合抗生素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