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 湖南中医药大学考博真题,考博试题

 您现在的位置: 考博信息网 >> 文章中心 >> 考研复习 >> 专业课 >> 正文 2026年 湖南中医药大学考博真题,考博试题

考研试卷库
2026年 湖南中医药大学考博真题,考博试题

2026 年湖南中医药大学考博真题样题

考博资源>>湖南中医药大学考博专区: 历年真题、试题答案详解下载

本文以湖南中医药大学 2009 年考博中医基础理论真题为例,作为 2026 年考博真题的样题参考。本校所有年份考博真题均配备高分答案详解,能为考生备考提供精准指导。如需获取最近年份以及更多、更详细的湖南中医药大学英语、专业课考博真题,可登录考博信息网(http://www.kaoboinfo.com/)查询下载,也可直接访问本校历年考博真题下载专用页面(http://www.kaoboinfo.com/shijuan/school/408061_1_2789531.html)获取资源。


2009 年湖南中医药大学考博中医基础理论真题(节选)高分答案详解

论述题第 1 题

答案详解该句出自《素问・五运行大论》,核心阐述五行之气盛衰失常后的生克制化异常规律,即 “气盛则侮伐,气衰则被乘侮”,是中医病机学说中 “五行失调” 的核心理论,需结合五行生克关系逐层解析:

1. 核心概念界定

  • “气有余”:指某一行的精气亢盛(如木气过盛、火气过旺等);
  • “气不及”:指某一行的精气不足(如土气亏虚、金气衰弱等);
  • “已所胜”:五行中某一行 “能克制” 的一行(如木胜土、土胜水等,即 “我克”);
  • “已所不胜”:五行中某一行 “被克制” 的一行(如金胜木、木胜土等,即 “克我”);
  • “乘”:指 “乘虚侵袭”,即强者对弱者的过度克制;
  • “侮”:指 “反向欺侮”,即弱者对强者的反常克制(“反侮”)。

2. “气有余,则已所胜而侮所不胜” 的解析

当某一行气盛时,会出现两种病理表现:
  • 过度克制 “已所胜”:如木气有余(肝旺) ,木能胜土,故肝旺会过度克制脾土,导致 “肝乘脾”,表现为胸胁胀痛、腹胀便溏等(木旺乘土证);
  • 反向欺侮 “已所不胜”:如木气有余(肝旺) ,金本应克木,但若木气过盛,会反过来欺侮金,导致 “木侮金”,表现为急躁易怒、咳嗽咯血等(肝旺侮肺证)。
    本质是 “气盛则亢,亢则欺弱反侮强”,打破五行正常克制平衡。

3. “其不及,则已所不胜侮而乘之,已所胜轻而侮之” 的解析

当某一行气虚时,会遭受双向病理侵袭:
  • 被 “已所不胜” 乘虚侵袭:如土气不足(脾虚) ,木本应克土,土虚则木乘,导致 “木乘土”,表现为腹痛泄泻、肢体拘挛等(脾虚肝乘证);
  • 被 “已所胜” 反向欺侮:如土气不足(脾虚) ,土本应克水,土虚则水反侮土,导致 “水侮土”,表现为腹胀水肿、小便不利等(脾虚水泛证)。
    本质是 “气衰则弱,弱则被强乘、被弱侮”,五行克制关系失常。

4. 临床意义

  • 指导病机判断:通过五行盛衰与乘侮关系,可明确疾病传变规律(如肝旺不仅影响脾,还可能波及肺);
  • 确立治疗原则:气盛者 “泻其有余”(如肝旺泻肝),兼防反侮(泻肝同时佐以补肺);气虚者 “补其不足”(如脾虚补脾),兼防被乘(补脾同时佐以疏肝);
  • 体现 “整体观念”:五行对应五脏,乘侮关系反映脏腑间的病理影响,为 “脏腑辨证” 提供理论依据。

5. 延伸拓展

该理论与《素问・玉机真脏论》“五脏受气于其所生,传之于其所胜” 的传变规律一脉相承,共同构成中医 “五行病机” 的核心框架,对慢性病、多发病的辨证论治(如慢性肝炎、慢性胃炎的脏腑关联治疗)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论述题第 2 题

答案详解“心其华在面” 出自《素问・六节藏象论》,指心脏的精气盛衰、功能强弱可通过面部的色泽、形态表现出来。从经络学说视角分析,核心在于面部与心脏通过经络系统形成紧密的气血联系,具体阐释如下:

1. 经络系统连接心与面部的核心路径

  • 手少阴心经直接循行于面部:《灵枢・经脉》记载,手少阴心经 “从心系,上挟咽,系目系”,其分支 “从目系下颊,抵鼻”,直接将心脏与面部的眼、颊、鼻等部位相连,心脏精气通过心经直接濡养面部组织;
  • 手太阳小肠经与心经相表里,间接濡养面部:小肠经 “循颈上颊,至目锐眦,却入耳中;其支者,别颊上䪼,抵鼻,至目内眦”,小肠主 “受盛化物”,将水谷精微转化为气血,通过表里关系输注于心,再经心经布散于面部;
  • 其他经络的协同作用:足阳明胃经 “循发际,至额颅”“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挟口,环唇”,胃为 “气血生化之源”,其气血通过胃经上输面部,而心主 “运血”,推动胃经气血在面部的运行;督脉 “上至风府,入属于脑,上巅,循额,至鼻柱”,督脉为 “阳脉之海”,心之阳气可通过督脉布散于面部,维持面部阳气充盈。

2. 经络介导的 “心 - 面” 生理联系

  • 心主血脉,经络为气血运行的通道:心脏泵血功能正常,气血通过心经、小肠经等经络顺畅输注面部,面部得到充足濡养,表现为面色红润、光泽有神(“心华在面” 的正常表现);
  • 心主神志,经络传递情志信号:心藏神,情志活动通过经络影响面部神态(如喜则面红目亮、悲则面色苍白),体现 “神形相依”,而神的盛衰通过经络反映于面部。

3. 经络视角的病理关联

  • 心经气血亏虚:经络气血运行不畅,面部濡养不足,表现为面色苍白、晦暗无华(如心气虚、心血虚证);
  • 心经气滞血瘀:经络气血瘀阻,面部气血瘀滞,表现为面色青紫、唇舌紫暗(如心血瘀阻证);
  • 心经热盛:经络热邪循行上炎,面部表现为面红目赤、口舌生疮(如心火亢盛证)。

4. 临床意义

  • 指导辨证:通过面部色泽形态可判断心脏功能(如面色苍白多为心血虚,面色青紫多为心血瘀阻);
  • 指导治疗:面部病症可通过调理心经及相关经络治疗(如面部痤疮属心火亢盛者,可针刺心经少冲穴、小肠经合谷穴清心泻火);
  • 体现 “经络 - 脏腑 - 体表” 的统一观:印证中医 “有诸内必形诸外” 的理论,为脏腑辨证与经络辨证结合提供依据。
如需获取湖南中医药大学最近年份以及更多、更详细的英语、专业课考博真题,可登录考博信息网(http://www.kaoboinfo.com/)查询下载,也可访问本校历年考博真题下载专用页面(http://www.kaoboinfo.com/shijuan/school/408061_1_2789531.html)获取精准、有效的备考资料,所有真题均配备高分答案详解,助力考生高效备考,顺利通过考博考试。
考博咨询QQ 135255883 考研咨询QQ 33455802 邮箱:customer_service@kaoboinfo.com
考博信息网 版权所有 © kaoboinf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或引用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