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 辽宁中医药大学考博真题,考博试题

 您现在的位置: 考博信息网 >> 文章中心 >> 考研复习 >> 专业课 >> 正文 2026年 辽宁中医药大学考博真题,考博试题

考研试卷库
2026年 辽宁中医药大学考博真题,考博试题

2026 年辽宁中医药大学考博真题 样题

考博资源>>辽宁中医药大学考博专区: 历年真题、试题答案详解下载

本文以 2016 年辽宁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中西医内科学》真题为例,作为 2026 年辽宁中医药大学考博真题的样题参考,帮助考生掌握中西医内科学的核心疾病定义、诊疗标准、急症处理及中西医结合治疗逻辑。辽宁中医药大学历年考博真题(含中西医内科学、中医诊断学、中医基础理论等所有专业)均配备完整、精准的高分答案详解,考生可通过考博信息网(http://www.kaoboinfo.com/)获取最近年份及更多详细考博真题,也可直接访问辽宁中医药大学历年考博真题下载专用页面(http://www.kaoboinfo.com/shijuan/school/408061_1_2774736.html)下载所需真题资料,为考博备考提供权威学术支撑。

2016 年辽宁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中西医内科学》真题

一、名词解释

  1. COPD
  2.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答案解析

  1. 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 核心定义:COPD 是一种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可预防、可治疗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气流受限多呈进行性发展,与气道和肺组织对烟草烟雾等有害气体或颗粒的慢性炎症反应增强密切相关,中医归属于 “肺胀”“喘证”“咳嗽” 等范畴。
    • 西医病理机制
      • 关键环节:气道慢性炎症(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为主的炎症细胞浸润)→ 气道重塑(黏膜增厚、平滑肌增生)+ 肺实质破坏(肺泡壁断裂、肺气肿形成)→ 气流受限(不可逆性为主,部分可缓解);
      • 危险因素:吸烟(最主要,占病因的 80%~90%)、空气污染、职业粉尘暴露、遗传因素(如 α-1 抗胰蛋白酶缺乏)。
    • 临床特征
      • 症状:慢性咳嗽(晨起为重,可伴咳痰)、气短或呼吸困难(标志性症状,活动后加重)、喘息和胸闷(急性加重期明显);
      • 体征:早期无异常,进展期出现 “桶状胸”(胸廓前后径增大)、呼吸音减弱、呼气相延长,合并感染时可闻及湿啰音;
      • 肺功能诊断标准: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FEV₁/FVC<70%,且 FEV₁占预计值百分比<80%,提示持续气流受限。
    • 中西医结合要点
      • 中医辨证:常见证型为 “肺气虚证”“痰浊阻肺证”“肺肾气虚证”,治则以 “补肺益肾、化痰平喘” 为主,常用方剂如苏子降气汤、金水六君煎;
      • 西医治疗:稳定期以 “支气管扩张剂(如沙丁胺醇、噻托溴铵)+ 肺康复训练” 为主,急性加重期需加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及短期糖皮质激素(如甲泼尼龙)。
  2.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 MDS)
    • 核心定义:MDS 是一组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异质性髓系克隆性疾病,以骨髓造血功能衰竭(血细胞生成减少)和无效造血(骨髓增生活跃但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为特征,高风险向急性髓系白血病(AML)转化,中医归属于 “虚劳”“血证”“癥积” 范畴。
    • 西医病理机制
      • 核心异常:造血干细胞基因突变(如 SF3B1、TET2 突变)→ 造血细胞分化成熟障碍→ 骨髓中病态造血(如粒细胞核分叶异常、红细胞巨幼样变)→ 外周血一系或多系血细胞减少;
      • 分型:根据 WHO 2016 标准,分为难治性血细胞减少伴单系病态造血(RCUD)、难治性贫血伴环状铁粒幼细胞(RARS)、难治性血细胞减少伴多系病态造血(RCMD)等亚型,分型直接指导预后评估(如高危型 MDS 转化白血病风险>30%)。
    • 临床特征
      • 症状:因血细胞减少导致,如贫血(乏力、面色苍白)、出血(皮肤瘀斑、牙龈出血)、感染(反复呼吸道感染),部分患者无明显症状,仅体检发现血常规异常;
      • 实验室诊断:骨髓穿刺示 “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伴病态造血”,外周血涂片可见 “巨大血小板、异形红细胞”,染色体检查常伴异常(如 - 5、-7、del (5q))。
    • 中西医结合要点
      • 中医辨证:核心病机为 “脾肾两虚、瘀血内阻”,治则以 “健脾益肾、活血化瘀” 为主,常用中药如黄芪、党参(健脾)、熟地、菟丝子(益肾)、丹参、川芎(活血);
      • 西医治疗:低危型以 “支持治疗(输血、促红细胞生成素)+ 免疫调节剂(来那度胺)” 为主,高危型需行化疗(如阿糖胞苷)或造血干细胞移植(唯一可能治愈的方法)。

二、简答

  1. 呼吸衰竭机械通气的适应症(5 分)
  2. 低血糖诊断标准?引起原因有哪些(5 分)

答案解析

  1. 呼吸衰竭机械通气的适应症 呼吸衰竭机械通气的核心目的是 “改善通气 / 氧合、减轻呼吸肌疲劳、为病因治疗争取时间”,需结合西医血气分析指标及临床症状综合判断,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需注意机械通气期间的中医辨证调护,具体适应症如下:
    • 西医核心适应症(必答要点)
      1. 血气分析指标异常
        • Ⅰ 型呼吸衰竭(低氧血症):PaO₂<60mmHg,且氧疗后无改善(如 FiO₂>50% 时 PaO₂仍<60mmHg);
        • Ⅱ 型呼吸衰竭(高碳酸血症):PaCO₂>50mmHg,伴严重呼吸性酸中毒(pH<7.25),或出现呼吸肌疲劳(如呼吸频率>30 次 / 分、胸腹矛盾运动);
      2. 临床急症场景
        • 严重呼吸抑制(如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药物中毒导致呼吸频率<10 次 / 分);
        • 气道梗阻(如 COPD 急性加重合并痰栓、重症哮喘持续状态);
        • 严重肺水肿(如急性左心衰、ARDS),常规吸氧无法纠正低氧;
      3. 围手术期保护
        • 大手术(如心胸外科手术)后需短期辅助通气,预防呼吸功能不全;
        • 意识障碍患者(如脑卒中、颅脑外伤)预防误吸及呼吸暂停。
    • 中西医结合注意事项机械通气期间易出现 “肺气壅滞、脾肺气虚” 等中医证型,可配合中药雾化(如苏子、杏仁、桔梗)改善气道分泌物排出,或穴位贴敷(如肺俞、膻中穴)调节呼吸功能,减少机械通气依赖。
  2. 低血糖诊断标准及引起原因 低血糖是指血糖水平过低导致的以 “交感神经兴奋” 和 “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为特征的综合征,中西医结合诊疗中需区分 “症状性低血糖” 与 “无症状性低血糖”,具体如下:
    • 一、诊断标准(西医金标准)符合 “Whipple 三联征” 即可确诊:
      1. 出现低血糖症状(如心慌、手抖、出冷汗、意识模糊,严重时昏迷);
      2. 发作时血糖<2.8mmol/L(糖尿病患者<3.9mmol/L,因糖尿病患者对低血糖耐受性更低);
      3. 补充葡萄糖后症状迅速缓解。
    • 二、常见原因(按病因分类)
      1. 药物相关性(最常见)
        • 糖尿病患者:胰岛素过量、口服降糖药(如格列本脲)使用不当,或用药后未及时进食;
        • 非糖尿病患者:使用含降糖作用的药物(如 β 受体阻滞剂、水杨酸类药物);
      2. 内分泌疾病
        • 胰岛素瘤(胰腺 β 细胞瘤,自主分泌过多胰岛素);
        • 垂体功能减退、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激素分泌不足,拮抗胰岛素作用减弱);
      3. 代谢与营养因素
        • 长期禁食、营养不良(如术后禁食时间过长、慢性消耗性疾病);
        • 酒精中毒(抑制肝糖原分解,导致血糖合成减少);
      4. 中医病因认知
        核心病机为 “脾气虚弱、气血不足”,常见诱因如 “饮食不节(过饥、偏食)、劳倦过度(耗伤脾气)、久病体虚(脾肾两虚,气血生化不足)”,治则以 “健脾益气、补养气血” 为主,常用方剂如归脾汤、八珍汤。

三、病例分析(8 分)

题干:高血压病患者多年,劳累后突然出现心前区疼痛不止,继而不能平卧,心界扩大,奔马律,双肺底水泡音,颅脑 CT 未见异常,尿常规见红细胞,超声提示双肾一侧血流减少,一侧肾大,一侧肾小。 问题:所有诊断;如何急救;还需完善什么检查;如何治疗

答案解析

(一)所有诊断(中西医双重诊断,核心是 “高血压并发症 + 肾血管病变”)

  1. 西医诊断(必答 4 项)
      1. 高血压病 3 级(很高危)(依据:多年高血压病史,未提及血压值,但合并靶器官损害,符合 “很高危” 分层);
      1. 急性左心衰竭(依据:劳累后心前区疼痛、不能平卧(端坐呼吸)、心界扩大、奔马律(提示心室功能不全)、双肺底水泡音(肺淤血));
      1. 肾动脉狭窄(可能为肾血管性高血压)(依据:超声示 “双肾大小不等、一侧血流减少”,尿常规红细胞提示肾缺血损伤);
      1. 冠心病?心绞痛(需排除,依据:心前区疼痛,劳累诱因,需进一步检查确认)。
  2. 中医诊断
    • 病名:“心衰病”“眩晕(高血压)”“腰痛(肾脉瘀阻)”;
    • 证型:“气虚血瘀、水饮内停”(依据:劳累后发病(气虚)、心前区疼痛(血瘀)、不能平卧、双肺水泡音(水饮内停))。

(二)急救措施(先西医抢救,后中医辅助,强调 “快速缓解心衰症状”)

  1. 西医急救(核心是 “减轻心脏负荷、改善氧合”)
      1. 体位与氧疗:立即取 “端坐位,双下肢下垂”(减少回心血量),高流量吸氧(6~8L/min,必要时面罩吸氧);
      1. 药物治疗:
      • 利尿剂:静脉推注呋塞米 20~40mg(快速减少血容量,缓解肺水肿);
      • 血管扩张剂:硝酸甘油静脉滴注(起始剂量 5μg/min,根据血压调整,降低心脏后负荷),注意监测血压(避免收缩压<90mmHg);
      • 正性肌力药物:若血压偏低(收缩压<90mmHg),加用多巴酚丁胺(改善心肌收缩力);
      1. 对症处理:吗啡 3~5mg 皮下注射(缓解疼痛、减轻焦虑,抑制呼吸中枢过度兴奋),注意呼吸抑制禁忌(如老年患者慎用)。
  2. 中医急救辅助
    • 穴位急救:针刺 “内关、膻中、足三里”(内关穴调节心率、膻中穴宽胸理气、足三里健脾利水);
    • 中药灌肠:大黄、芒硝煎剂灌肠(通腑泻浊,减少水钠潴留,减轻心脏负荷)。

(三)还需完善的检查(围绕 “明确病因 + 评估靶器官损害”)

  1. 心血管系统检查
    • 心电图 + 心肌酶谱(排除急性心肌梗死,因心前区疼痛需鉴别心梗与心衰);
    • 心脏超声(评估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明确心衰严重程度);
  2. 肾血管检查
    • 肾动脉 CTA 或 MRA(明确肾动脉狭窄部位及程度,判断是否为肾血管性高血压);
    • 肾功 + 尿蛋白定量(评估肾损伤程度,如血肌酐、尿素氮是否升高);
  3. 其他检查
    • 动态血压监测(评估 24 小时血压波动,指导后续降压治疗);
    • 电解质 + 血气分析(监测利尿剂使用后的电解质紊乱(如低钾)及酸碱平衡)。

(四)治疗方案(中西医结合,分 “急性期” 与 “稳定期”)

  1. 西医治疗(核心是 “控制血压、改善心肾功能”)
      1. 降压治疗:选择 “对心肾有保护作用的药物”,如 ACEI/ARB(如依那普利、缬沙坦),若肾动脉狭窄严重(>70%),需先处理狭窄(如肾动脉支架植入),再使用 ACEI/ARB(避免加重肾缺血);
      1. 心衰长期管理:
      • 利尿剂:小剂量呋塞米口服(维持体重稳定,避免水肿复发);
      • β 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待心衰稳定后使用,改善心室重构);
      • 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如螺内酯,抑制心肌纤维化);
      1. 肾动脉狭窄治疗:若为动脉粥样硬化所致,需加用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及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严重狭窄者行肾动脉支架植入术。
  2. 中医治疗(核心是 “辨证论治,标本兼治”)
    • 急性期(心衰发作期):治则 “益气活血、利水消肿”,方剂用 “参芪温阳汤合五苓散”(黄芪、党参益气,丹参、红花活血,茯苓、泽泻利水);
    • 稳定期(心衰缓解后):治则 “脾肾双补、活血化瘀”,方剂用 “金匮肾气丸合桃红四物汤”(熟地、山药、附子补肾,桃仁、红花活血,兼顾长期调理心肾功能);
    • 生活调护:避免劳累、低盐饮食(每日<5g),可食用 “山药粥、莲子粥” 健脾益肾,忌生冷油腻食物(以免助湿生痰)。

真题获取与备考建议

辽宁中医药大学《中西医内科学》考博真题(含历年试题及高分答案详解)是备考的核心资料,能帮助考生精准把握命题重点(如中西医结合诊疗逻辑、急症处理、疾病定义与标准)。考生可通过以下渠道获取真题:
  1. 考博信息网官网:http://www.kaoboinfo.com/
  2. 辽宁中医药大学历年考博真题下载专用页面:http://www.kaoboinfo.com/shijuan/school/408061_1_2774736.html

备考建议

  1. 夯实中西医基础
    • 西医:重点掌握 “呼吸衰竭、心衰、糖尿病、血液病” 等常见病的 “诊断标准、治疗指南”(如 COPD 的肺功能诊断、MDS 的骨髓象特点),以《内科学》(葛均波版)为核心教材;
    • 中医:熟记 “肺胀、心衰病、虚劳” 等中医病名的 “辨证分型、代表方剂”,结合《中医内科学》(周仲瑛版)梳理 “病机 - 治则 - 方药” 逻辑链,避免中西医脱节。
  2. 强化病例分析能力
    • 按 “诊断(中西医双重)→ 急救→ 检查→ 治疗” 的框架练习,重点关注 “西医急症处理 + 中医辨证辅助”,如心衰急救中 “西医利尿扩血管 + 中医针刺穴位” 的结合点;
    • 积累 “高血压、糖尿病、肾病” 等慢性病的并发症案例(如本题中高血压→心衰 + 肾动脉狭窄),掌握 “一个病因→多系统损害” 的诊疗思路。
  3. 关注学术前沿
    • 西医方面,了解 “机械通气新模式(如高 PEEP 在 ARDS 中的应用)、MDS 的靶向药物(如 ivosidenib)”;
    • 中医方面,关注 “中西医结合治疗呼吸衰竭、低血糖” 的最新临床研究(如中药雾化、穴位贴敷的循证证据),提升答题的学术深度。
通过系统利用真题资料和科学的备考方法,考生可高效提升中西医内科学专业素养和考博应试能力,助力顺利上岸辽宁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
考博咨询QQ 135255883 考研咨询QQ 33455802 邮箱:customer_service@kaoboinfo.com
考博信息网 版权所有 © kaoboinf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或引用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